今年是《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頒布實施三周年,同時是《南沙方案》第一階段目標收官之年。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今日(16日)下午在香港舉辦專題研討會,匯聚香港各工商業界及企業商協會代表,共同回顧南沙三年發展成果,探討未來合作新路徑。
研討會題為「『潮涌千帆競‧同心向未來』《南沙方案》三周年研討會」,由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南沙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謝偉主持。
謝偉首先介紹南沙這三年來的發展成就。他指出,南沙作為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和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依托「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在科技創新、青年創業、規則對接、對外開放等領域交出亮眼「成績單」。
這一系列「成績單」包括:一是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持續深化,加速興建環港科大(廣州)創新區,累計立項19個粵港澳聯合科技攻關項目,大灣區科學論壇成功舉辦;二是青年創新創業熱土效應凸顯,推出「青出於南」計劃及「港澳青創新10條」,惠及港澳青年1865人次,19個青創基地吸引入駐超1300家港澳企業(計劃),「百企千人」實習累計吸引超3000名港澳青年走進南沙;三是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持續深化,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推動南沙試點區域「跨境數據流通」、稅惠快享「規則轉換橋」等領域與港澳規則銜接,「雙15%」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稅額超19億元,全國首設港澳人士跨境執業服務中心。
四是對外開放能級持續增強,南沙港年吞吐量穩步增長,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累計交易金額超500億美元,港澳投資企業增長近1000家;五是未來城市形態日益顯現,正全面推進2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和20公里美麗海岸線建設,常態化舉辦音樂節、體育賽事等特色活動。
謝偉指出,當前南沙正全力推進海港、空港、數港、金融港、人才港的「五港聯動」發展策略,以港聚產、以產興城,加快推動南沙開發建設全面展開、形成突破。
在主題研討環節,嘉賓們圍繞「發揮香港優勢,助推香港南沙深度融合」展開討論。其中,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諮委會)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表示,過去三年南沙與香港在各方面領域都取得了代表性成果,接下來應當對標新質生產力,通過資源優勢互補繼續深化合作。同時同時積極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作用,擴大合作網絡,面向世界吸引更多主體參與發展合作,「未來我們要立足香港所長、南沙所能,在科技創新、高端制造、金融法律等領域開展重點合作。」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郭志華對南沙的發展環境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南沙政府是「講得出、做得到」。他介紹,該會近期組織了50多位中小企創業家前往南沙考察,並與當地初創企業及高校學生開展了深入的小組對接,反響熱烈,不少會員企業表現出在南沙落地創業的強烈意願。郭志華自身的建築專業顧問公司已率先進駐南沙,並聘請了八名當地實習生。他表示,希望將香港的建築專業經驗通過南沙輻射至全國,並以此為起點,搭建更多企業與南沙的合作橋樑,「我希望可以從我開始做樣板,帶領不同的企業和南沙對接合作,創出一個新的板塊。」
立法會議員、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首席執行官邱達根表示,南沙與香港合作應「做深」與「做廣」並進。「做深」可聚焦生命科技等領域,形成「一想該行業就必去南沙」的認知,借助現有醫院、高校及園區基礎,提供專項政策,吸引企業集聚。「做廣」則需擴大實地交流,組織更多香港企業家、青年赴南沙考察,親身體驗發展現狀。他表示將繼續推動兩地科創合作,共拓國際市場。
諮委會委員、香港專業聯盟主席劉炳章表示,南沙應善用香港作為「超級增值人」和「超級聯繫人」的雙重角色,加強開拓全球市場,包括香港可協助南沙科技企業通過此類渠道「走出去」。同時,香港擁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充裕資金,五大高校基礎科研實力雄厚,但轉化力不足,南沙可與之合作推動商品化。此外,香港銀行體系資金充沛,人才排名全球第四,南沙可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平台、第三方認證及品牌增值能力,共同拓展國際市場。
廣西香港商會會長、香港青年(內地)創業服務中心創辦人潘家穰表示,南沙與香港應加強政策互通,例如實現香港「BUD專項基金」等企業支援計劃與南沙相應政策互認,在逆周期中更好助力企業落戶發展。同時,可共建綠色商品通道,便利香港優勢產品進入內地。在吸引青年方面,他呼籲建立更深入的導師制度,由有內地經驗的港人實地傳授經驗,而不僅是設立創業中心。他還提出,南沙可借助香港國際化平台及高校資源,例如通過與香港城市大學等頂尖高校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等科創企業「走出去」,實現互利共贏
當前,南沙正積極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服務內地企業走向世界。信永中和(香港)管理合夥人盧華基認為,除了可以借助香港的平台聯繫全球,香港的專業服務人才可以為此提供支撐。他建議,南沙可以建立綜合專業服務基地,引入香港會計、律師等專業人才,這不僅將為南沙帶來大批港澳人才資源,也將為香港專業人才提供內地更廣闊的就業空間。
香港家族辦公室協會副主席郭興業則建議南沙與香港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從而助力大灣區產業融合發展。他提出可以推動兩地學生互訪實習,例如南沙學生到香港家族企業實習,香港學生到內地企業學習;同時優化就業實習政策,打通兩地人才交流機制,站在大灣區發展的角度培養真正所需的高素質、國際化人才。
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劉煒在總結講話中表示,三年來,特別是過去一年多來,南沙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城市品質持續提升,社會各界信心持續增強,發展方向更加清晰。「過去一年來,南沙實有人口凈增長11萬人,其中7萬為年輕人,城市青春活力持續迸發。新增注冊企業超過3000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展現出蓬勃生機。」
劉煒強調,接下來,南沙要乘勢而上,高位搶抓國家「十五五」規劃戰略機遇,深度融入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定位,以「立足灣區、跨越灣區、引領灣區」的雄心壯志,著力打造開放高地、科創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宜居高地,奮力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綜合示範區。
劉煒表示,粵港合作的未來在於面向世界更好地走出去。希望接下來南沙與香港共同用活兩地資源,把握「面向世界」的開放導向,打造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平台。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