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反思】周伯展:「官商鄉黑勾結」一說完全是人身攻擊 新晉議員在政壇挑起風波
【集體反思】周伯展:「官商鄉黑勾結」一說完全是人身攻擊  新晉議員在政壇挑起風波

新一屆立法會未上任,新晉議員已在政壇挑起風波。近日焦點橫洲事件就是典型一案,事件雖在特首梁振英主持的記者會上澄清真相,逐一反駁「公屋目標縮水論」、「只摸底不諮詢論」、「向鄉事跪地論」等社會疑慮,但回顧始末,過程中出現過的一系列、似曾相識的政治陋習,如「抹黑」、「對人不對事」、「政策盲反」等,在新立法會登場之前便全面爆發。筆者憂慮,新一屆立法會在這些陋習下是否有更多橫洲事件發生,社會有必要集體反思。

首先說「抹黑」梁振英。自本屆政府上任以來,房屋政策一直是重中之重。梁振英在增加供應、加快市民上樓方面作出大量努力,如「雙辣招」遏制短期炒賣、10年新增46萬個房屋單位改善供求失衡等等,這是有目共睹的。

相關政策一方面有效遏制本港樓市熾熱;另一方面本港樓價減值,讓一些既得利益者受損。因此梁振英上任以來,輿論鮮有「官商勾結」、「土地霸權」等說法。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梁振英房屋政策已明顯得罪大地產商和土地持有人。

橫洲公屋發展,目標更指向開發難度巨大的寮屋和棕地。特別是棕地,涉及業權分散、經濟活動安置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政府採取先易後難、分期發展。然後就是這一點,卻被別有用心者拿來炒作,說是「官商鄉黑勾結」、「向鄉事跪低」云云。其實,相關說法不值一駁,如果梁振英真有跪低,他什麼都不做、誰也不得罪,豈不是更好?

「官商鄉黑勾結」一說,事實證明完全是人身攻擊、「對人不對事」。「官商鄉黑勾結」的理據無非是「摸底」、「公屋目標縮減」等後經證實失實的傳聞,可用捕風捉影、誇大其詞、嘩眾取寵形容。政府文件亦一再證明,橫洲公屋目標並未改變過;打探、游說、非正式諮詢、「摸底」,正常不過,且對象不僅包括建制,還包括民主黨候任議員鄺俊宇等。更關鍵的是,橫洲發展項目第一期不僅有公開諮詢,而且經過城規會、刊憲邀公眾表達意見等,一概做齊,那又何來「官商鄉黑勾結」呢?

不求證、只抹黑的做法讓人質疑。如特首所說,某媒體在披露政府內部文件時,斷章取義不告知公眾先起4000個單位是第一期。這種做法算不算誤導公眾呢?

筆者無從猜度個別媒體這麼做目的何在,不管是陰謀、抹黑還是單純為了賣紙,只想提媒體作為公器,應該履行報道全面事實的新聞操守和良知,否則就如本港資深傳媒人、新聞聯會長張國良所說:「違背了做新聞的操守和良知,不注重新聞真實、真相,不追求新聞品質和價值,而是熱中於追求極端,追求刺激,以至於不分黑白,混淆是非。」這種行為必遭市民唾棄。

最後,當然是盲反政策、玩轉大龍鳳事件的新晉議員朱凱廸、姚松炎和鄺俊宇等人。筆者對本屆新一批議員本來滿懷期望,惟經本次橫洲事件後,令人憂慮新人未必就有新作風,新議會運作難見樂觀。

看看說法明顯前後矛盾的鄺俊宇,明明早於2013年便知悉橫洲萬七公屋計劃,還曾參與「摸底」,卻在事件中扮選擇性失憶,誤導公眾並營造政府講大話的假象;到政府披露後,他竟公然說「從沒聽到過」。

筆者印象一向不錯的朱凱廸,事件中也捲入政治操作的疑雲。特別是近日被媒體踢爆,他在今年3月接受港台訪問的節目中明明清楚說了「橫洲公屋項目萬七個單位、分期進行」等字眼,他卻在政府公布分期發展訊息後一再不接受,令人懷疑是不是背後有什麼動機?

當然筆者不是政客,對政治操作也沒什麼興趣,惟從市民利益計,新一屆議會未上場就上演政治陰謀,始終不是什麼好事情,你認同嗎?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6年10月08日

原圖:文匯報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