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12種資助市民置業的方式
政府12種資助市民置業的方式

過去數十年,香港政府一直以不同方式協助市民置業,原來多年來共有12種資助市民置業的方式,你知不知道有哪12種呢?等小編為你逐一介紹,一起「睇真啲」!
 
1) 1978年 居屋計劃/私人參建居屋計劃
 
房屋委員會分別於 1978及 1979年推出「居屋計劃」及「私人參建計劃」,協助合資格家庭及公共租戶以折扣價購買住宅單位。居屋計劃單位由房委會興建,私人參建計劃單位則由私人發展商按照標書所訂的規格興建,並出售予居屋計劃的對象。截至2005年,該兩項計劃共售出300,000個居屋計劃及私人參建計劃單位,佔本港住屋樓房總數的13%以上。
 
2) 1988年 自置居所貸款計劃
 
房屋委員會於1988年推出自置居所貸款計劃(簡稱「自置貸款計劃」),協助低收入家庭在私營物業市場置業,計劃目的與居屋計劃相若,即為公屋租戶提供出路離開公屋,騰出的公屋單位重新編配;房委會於2002年推出新的貸款計劃,取代「自置貸款計劃」,而透過「自置貸款計劃」獲得置業貸款/資助的住戶約有57,000戶。
 
3) 1994年 夾心階層房屋計劃
 
政府委託房協興建出售單位,以優惠價格發售予中等入息家庭,首個項目宏福花園於1995年建成,其餘12個項目亦已先後完成,共提供12,000多個單位;但由於2000年後市場情況有變,有3個屋苑改為以市價出售的私人樓宇,因此目前只有10個「夾心階層住屋計劃」項目,單位約共9000個。
 
4) 1998年 租者置其屋計劃
 
房屋委員會於1998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通稱「租置計劃」),讓公屋租戶可選擇以折扣價購買所居住的單位,及後因為亞洲金融風暴後樓市重大變化及經濟逆轉,該計劃在2005年終止。已實施的租置計劃下共有39個屋邨,合共約183,00個可出售單位,截至2012年9月底,已出售的單位約有121,100個,佔可供出售單位總數約66%。
 
5) 1998年 首次置業貸款計劃
 
房屋委員會於1998年推出「首次置業貸款計劃」,旨在協助市民自置首個居所,政府經立法會通過批撥180億元,向30,000個家庭提供最高達60萬元的置業貸款,計劃於2002年4月截止申請,共批出超過148億元貸款,令33,000多個家庭及單身人士受惠。
 
6) 1999年 可租可買計劃
 
「可租可買計劃」為房屋委員會於1999年所推行的其中一項置業資助計劃,協助公屋輪候冊申請人、受重建和清拆計劃影響住戶以及合資格公務員,以綠表居屋價購買指定的當時新建公共屋邨。「可租可買計劃」第一期於1999年6月推出,發售兩個屋邨共2,080個單位,其後售出68%。
 
7) 1999年重建置業計劃
 
「重建置業計劃」為房屋委員會協助受整體重建計劃影響的租戶和受平房區清拆計劃影響合資格的家庭自置居所。截至2000年3月31日,計劃下的受惠家庭共有1,009戶。
 
8) 2003年 置業資助貸款計劃
 
房屋委員會於2003年推出「置業資助貸款計劃」,旨在為合資格人士提供置業資助,房屋委員會及房屋協會亦可以經由此計劃收回租住公屋單位,重新編配予有需要的家庭。房屋委員會於2004年終止計劃,自計劃推出以來,共批出4,001個貸款及4,160個補助金名額。
 
9) 2010年 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
 
政府於2010年推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計劃提供土地予房協興建實而不華的中小型單位,以訂立租約時的市值租金租予符合資格人士,租約期最長為五年,期間不會調整租金。參與計劃的租戶,可以在指定時限內,以市價購入他們承租的單位或計劃下的其他單位,亦可以選擇購買私人市場上的單位,並獲得等同於在租住期間所繳納的一半淨租金的資助,用作繳付部分首期。
 
2012年,政府優化計劃,把青衣項目直接轉為資助房屋出售;2013年,政府於《施政報告》提出將不會再興建任何置安心項目。
 
10) 2013年 白表家庭可購買第二市場居屋單位(白居二)
 
房屋委員會在2013年1月推出擴展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至白表買家的臨時計劃(簡稱「白居二」),容許獲發配額的合資格白表申請者在向房委會及/或香港房屋協會申請白表資格「購買資格證明書」後,可在房委會的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或房協的「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購買一個「未補價」的單位,第一輪計劃分兩期提供5,000個名額。
 
11) 2013年 新居屋
 
為了回應中低收入家庭的置業訴求,政府提出復建居屋的新政策,於2013年的《施政報告》,政府宣布在2016-17年度起的4年內落成約17 000個新居屋單位,而首批新居屋單位,預計可在2014年預售。2014年底,房委會推售首批逾2,100個新居屋單位,分別坐落於沙田、荃灣、青衣及元朗共五個新屋苑。
 
12) 2016年 綠表置居先導計劃
 
政府於2015年《施政報告》中建議房委會選擇合適的正在興建居屋項目,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給主要為現有公屋租戶的合資格「綠表」人士,單位定價比傳統居屋低廉。2016年9月,位於新蒲崗的首個「綠置居」項目景泰苑提供857個單位,均以市價六折出售。
 
在不同時代,政府均推出不同的資助置業計劃協助基層、中層市民「上車」,你認為當中有沒有甚麼資助置業計劃值得重推?或者有甚麼新計劃應該推出呢?住屋從來不只是政府要解決的問題,要解決好住屋問題,理應全民參與、討論及落實。
 
資料來源:政府網站、立法會、房委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