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壇再次發生涉嫌串謀打假波醜聞!廉政公署在代號「花海」的行動中,拘捕六人,他們涉嫌在四場預備組聯賽中操控賽果,涉及賄款九萬多元。據報,被捕者包括任職飛馬助教的前香港足球先生李威廉、「名將」郭建邦,以及三名現役和前度飛馬球員。其實今次已非香港球壇爆出「假波案」,讓我們趁今次機會回顧數單經典案例,重溫香港足球壇的風風雨雨。
1999年 四港腳被證實「打假波」
1999年,四名前香港足球代表隊球員﹐包括李偉文、韋君龍、陸嘉榮及陳子強,因為在世界盃外圍賽中「打假波」,藉以贏取「外圍獎金」,分別被判入獄及停賽。其中,韋君龍、陸嘉榮及陳子強三人,最初遭重判入獄廿二個月,其後減刑到十二至十五個月,並被罰款三萬元。
2010年 國援「打假波」罪成
愉園足球隊前國援于洋,2009年替所屬球會內地贊助商「穿針引線」,行賄對方球員讓自己取得入球。他其後被執法部門拘捕,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承認向代理人提供利益罪,主任裁判官判他入獄10個月。
2012年 年輕小將「打假波」斷送大好前途
前港菁球員姚韡,因在2011年11月代表港足對賽俄羅斯的友賽中,以賄選形式作報酬,引誘隊友「打假波」,最終被廉政公署拘捕並判入勞教中心,其後足總更判罰姚韡終身停賽,並將決定提交予國際及亞洲足協。
2014年 克羅地亞外援「打假波」被判囚
同樣是愉園足球隊,該隊的克羅地亞籍前球員沙沙麥斯,在2013年的甲組足球聯賽中打假波,昨被判囚1年。
2013年的「懸案」?
2013年12月22日,屯門主場對橫濱FC香港聯賽,比賽至補時階段,橫濱FC香港獲角球,屯門國援李明在無人力逼下,衝前把皮球頂入已隊的龍門,屯門最終以1-2落敗。賽後香港足球總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事件,而屯門會方亦同日宣佈終止李明的合約,不過由於當事人自此不知所終,最終亦未能證實是否有人「打假波」。
圖片來源:m.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