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甚麼是寮屋?寮屋土地業權誰屬?
到底甚麼是寮屋?寮屋土地業權誰屬?

橫洲公屋發展項目引起全城關注,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迪等不時指控政府「欺善怕惡」,只向非原居民村埋手,拒絕收購由原居民持有的棕地云云。先不評論朱凱迪等所言是否屬實,或許不少市民仍然不清楚甚麼是「非原居民村」,為何朱凱迪等經常將他們和原居民村對立?現在就讓我們逐一拆解。

「非原居民村」大多為「寮屋」?

涉及今次橫洲公屋發展項目的永寧村、楊屋新村、鳳池村,正是朱凱迪等抗爭者口中的「非原居民村」。朱凱迪所屬的社運組織「土地正義聯盟」成員區國權早前亦已向傳媒證實,上述三村「大多數屬寮屋」。

甚麼是寮屋?

政府資料顯示,在五十至六十年代,香港人口隨大量內地移民湧入及出生率上升而急劇增長。由於當時房屋供應未能適時應付大量突發需求,數以十萬計市民在未發展和未批租的政府土地或已批租的私人農地上搭建寮屋,解決即時的住屋需要。到七十年代末期,寮屋在非法入境高峰期再次大幅上升,港府其後實施一連串有關入境管制的措施,寮屋人口自八十年代初才稍為穩定。

為逐步減少寮屋數目,政府於一九八二年進行全港寮屋調查,並宣佈容許已登記的寮屋繼續保留,直至有關土地須用作特定公共發展用途或有消除明顯危險的需要。政府會為未拆卸的寮屋區進行所需的基本設施修葺工程,改善寮屋的居住環境,同時加緊巡邏,在發現新的搭建物時即時清拆,以控制寮屋數目。在進行清拆行動時,房屋署會按資格為受影響的寮屋居民提供合適的遷置安排。以一九八二年作為分水嶺的寮屋清拆及管制政策一直沿用至今。

寮屋業權誰屬?

寮屋基本上沒有業權可言。在法例上,寮屋只是暫准存在的搭建物;至於土地方面,前文已提及,寮屋建於「政府土地」或「已批租私人農地」,該等建於「政府土地」上的,土地業權自然屬於政府。

哪個部門管理寮屋?

寮屋管制及清拆職務由2006年4月1日起從房屋署移交地政總署,房屋署的職責只局限於協助安置受政府為騰出土地作發展或其他用途等清拆行動影響的合資格人士,以及受天災和其他緊急事故影響的災民。

地政總署則透過定期巡邏,防止有人在政府土地和已批租的私人農地上進行的僭建活動,並會即時清拆新的搭建物。另一方面,地政總署會按需要維修寮屋區的基本建設,確保未清拆的寮屋區符合生及安全水平。

圖片來源: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