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制度何時起設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制度何時起設立?

美國國會近日發表所謂的「人權報告」,照例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競爭對手大肆攻擊一番。國家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報告」公布後,義正詞嚴反駁美國國會的無理指控;其實,大家如果有留意新聞報道的話,都應該不多不少看過外交部發言人就國際事務表達國家的立場,當然少不得就是反駁外國一些敵視中國的言論。到底,外交部發言人制度是何時設立?

據內地新聞網站表示,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始於1983年3月,創建至今33年歷史,而第一任外交部發言人,就是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的齊懷遠。

據說,外交部發言人制度,是源於1982年的一件突發事件。1982年3月24日,前蘇聯領導人布里茲涅夫在烏茲別克首府塔什干發表對中國而言意義非常重大的長篇講話,明確承認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強調中國對台灣主權、建議雙方進行磋商,採取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措施以改善中蘇關係。

當時科技和資訊沒有今天的發達,但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卻能敏銳捕捉到講話的訊息,隨即就致電外交部,指示要立即回應布里茲涅夫的講話。

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在其《外交十記》中亦有提及此事,他說:「那時,外交部還沒有正式的新聞發佈會制度。我仍在新聞司司長的任上,正在考慮設立新聞發言人,此事便成了立刻建立發言人制度的契機。」

關於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外交部部長王毅數年前在發言人制度建立30周年時亦有提及,他指出:「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一扇重要窗口和中國發展進步一個重要標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外交部發言人將繼續發出和平發展的聲音,傳遞合作共贏的理念,播撒友誼信任的種子。」

的確,正如王毅所言,外交部理應是肩負維護自身國家主權及利益、盡國際義務維繫區域,以至世界和平穩定的政府部門,而非越俎代庖,不務正業在外交事務上挑起事端,其身不正卻又對別國內政點評月旦一番。

原圖:jxnews.com.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