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原始創新」是首次提出,顯示國家要強化基礎研究,解決「卡脖子」問題。//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昨日(23日)在北京閉幕,會上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同日發布公報,當中提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
公報續指,在此基礎上再奮鬥5年,到2035年實現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公報又指,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其中「加強原始創新」是首次提出,顯示要強化基礎研究,解決「卡脖子」問題。
中共中央今日(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陰和俊指出,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議》從四方面作出部署:一是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三是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四是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陰和俊指出,《建議》部署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突出國家戰略需求,部署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加強基礎研究戰略性、前瞻性、體系化布局,加大長期穩定支持。強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原始創新導向,產出更多標誌性原創成果。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