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個探測器可以探測53公里外台山和陽江核電站產生的中微子。//
廣東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探測器,昨日(26日)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多年的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器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附近的地下700米處,可以探測53公里外台山和陽江核電站產生的中微子,並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它們的能譜。江門中微子實驗的設計使用壽命為30年,後期可升級改造為世界最靈敏的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實驗。這樣的升級將探測中微子絕對質量,檢驗中微子是否為馬約拉納粒子,從而解決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的前沿交叉熱點難題,並深刻影響人們對宇宙的理解。
江門中微子實驗的核心探測器為有效質量達2萬噸的液體閃爍體探測器(中心探測器),安置於地下實驗大廳44米深的水池中央。直徑41.1米的不鏽鋼網殼作為主支撐結構,承載包括35.4米直徑的有機玻璃球、兩萬噸液體閃爍體、兩萬隻20英寸光電倍增管、兩萬五千隻3英寸光電倍增管以及前端電子學、電纜、防磁線圈和隔光板等眾多關鍵部件。遍布探測器內壁的光電倍增管協同工作,探測中微子與液閃相互作用產生的閃爍光,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輸出。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