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案例都告訴我們,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萬丈深淵。//
主持:呂暢能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外交部日前發布一條叫《不跪!》的中英雙語短片,炮轟美國對全球發起關稅戰,強調中國不會妥協退讓、不會卑躬屈膝。當中舉了法國工業巨頭阿爾斯通為例,指美國透過長臂管轄,導致法國痛失當時領先全球的支柱產業。今日講講美國如何「強行肢解」阿爾斯通,為了擊倒美國的商業對手,使出的政治手段有多麼不道德,用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說一下無論在關稅戰,或者面對美國制裁,為何中國一步都不能退。
阿爾斯通(Alstom)創立於1928年,目前全球超過8萬名員工,根據5月2號的股市資料,市值超過97億美元。阿爾斯通是一間鐵路設備製造公司,亦涉足過能源產業,不過正正就是能源業務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當時的法國政府出面斡旋協商最終都是徒勞無功,最終未能阻止自己國家的「百年老店」,在2015年被美國企業「解體」。
阿爾斯通銷售總監:徹頭徹尾的敲詐
美國指阿爾斯通透過賄賂,在印尼、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國家獲得價值40億美元的合同。2015年6月,美國康涅狄格聯邦地區法院宣判,法國阿爾斯通違反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罪成並罰款超過7.7億美元,而就在判決幾個月之後,即2015年11月,阿爾斯通的主要商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完成收購阿爾斯通的電力以及電網業務。
阿爾斯通銷售總監皮耶魯齊(Frédéric Pierucci)在2013年因為這件事,在美國被捕,之後在2017年被判入獄30個月,直至2018年才真正重獲自由,期後他出自傳「大踢爆」,在書中他形容,美國針對阿爾斯通的案件,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敲詐,目的是迫使阿爾斯通支付一筆美國史上從未開過的巨額罰款,並且將自己賣給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他表示,這真實故事告訴大家,美國是如何濫用法律和道德,將它們作為經濟武器,向法國甚至歐洲發起一場秘密戰爭的。法國的大型企業在一個接一個地遭受這樣的攻擊。近年來,這些跨國企業向美國財政部繳納了超過140億美元的罰款。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美國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電力業務後,將這些業務整合成為通用電氣維諾瓦公司(GE Vernova),維諾瓦之後的業績表現非常好,就在2024年,維諾瓦營收350億美元。這就顯示,為什麼當年美國要這樣去擊倒阿爾斯通。
美國用法律控告多國企業
法律如何淪為美國的武器呢?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是怎樣運作呢?很簡單,就是使用過美國的金融系統,包括銀行或在美國上市,又或者在美國有子公司,美國司法部門都可以透過《反海外腐敗法》來控告全球任何一間公司,不論該公司屬於哪一國家。
不只是阿爾斯通,德國的西門子(Siemens)、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瑞士的嘉能可(Glencore),亦曾經因為所謂的違反《反海外腐敗法》而被美國政府罰款,大家看看這些公司就知道,每一個都是「阻礙」美國企業獨大的勁敵。
今時今日中國的華為、字節跳動、大疆,正面受到美國的制裁,側面遇到各種圍堵打壓,大家聽到這裡,是否感到歷史正在重覆呢?連串針對中國的行動,目的同樣都是為了消滅美國企業的競爭對手。過去用《反海外腐敗法》,現在用以國家安全為借口,迫中國公司就範。
不過中國不是這些歐洲國家,無論特朗普發動怎樣的關稅戰或制裁,更加要挺直腰板,不退讓就是中國唯一的選擇、最正確的選擇,因為這些案例都告訴我們,退一步不是海闊天空,而是萬丈深淵。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