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從來都是與風險並存,現代世界格局中,合作與共同繁榮才是未來的選擇。//
主持:周元谷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6:00PM
⭕《港人講地》直播
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對等關稅」的稅率進一步提高至145%,美國白宮就指,關稅或升至245%。這對全球供應鏈無疑是巨大的沖擊,甚至是帶著美國重構世界貿易秩序的野心。
作為近年來一直被拿來與香港特區對比的新加坡,其總理黃循財近期回應稱,新加坡不會追加對等關稅,而眼下美國更高關稅的影響加上其他國家下一步行動的不確定性,將嚴重拖累全球經濟,全球貿易和投資將受損,全球增長將放緩。
面對如此情境,香港方面又應該作何應對?風險之中是否又蘊含著一定的機遇呢?
短期來看,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短期內難免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是,作為全球唯一一個連接中國內地與國際市場的超級樞紐城市,香港獨特的制度設計和戰略定位,相信會在這場地緣經濟的博弈中,展現出不可替代的韌性。
首先,從制度設計上來看。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的優勢在此輪關稅戰中尤為突顯。根據WTO規則,經香港轉口且未發生“實質性轉變”,意思就是沒有改變商品稅則號的貨物,可以憑香港原產地證書享受單獨關稅區待遇。這個機制使得香港可以規避到高企的關稅。
在貿易戰引發的市場波動中,香港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都成為全球資本的重要避險選擇。因為香港除了是離岸美元流動性池,同時亦都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跳板以及風險對沖中心。
同時,面對美國濫施關稅,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都算反應迅速,已即時推出了3項支援措施,包括為「小營業額保單」保戶提供的免費付貨前風險保障,延長至明年6月底,並提供五折保費優惠,並會減低新興市場的保費率,與傳統主要市場劃一收費,以減低成本,幫助出口商開拓東盟市場。
商經局官員亦表示,自美國上周宣布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後,已分別與本地主要商會、中小企業商會,以及受關稅影響較大的業界,包括珠寶、紡織及制衣、食品及鋁材業等代表會面,聽取他們對事件的意見,及商討應對措施。
而具體的應對措施,局方則尚不便透露,商經局局長丘應樺也都在近期立法會的有關會議上向議員們表示,稱政府已做好了一切應對的準備。
對於美國朝令夕改,連日調高關稅,針對從不設關稅的香港,加徵所謂對等關稅的行為,丘應樺也表示這是「完全違反邏輯和脫離事實,再次突顯了美方為打壓對手的野蠻行為。」
其實,機會從來都是與風險並存。現代世界格局中,合作與共同繁榮才是未來的選擇。我們站在人類文明演進的維度來觀察,不難發現,全球化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歷史都終將證明,那些試圖用關稅壁壘阻隔經濟規律的做法,不過是蚍蜉撼樹,我們應該秉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胸懷,才能讓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條方舟,穿越驚濤駭浪,駛向共同繁榮的星辰大海。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