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致力於與各國共享發展成果,而美國則掠奪成性。//
主持:周潔莹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港人講地》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剛剛閉幕。會議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中方主辦的全球發展倡議高級別會議上宣布: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當前和未來的談判中,將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中方為何在此時作出這一決定?此舉對全球發展又意味著什麽?
顯而易見,儘管中國「發展中國家」的身份未變,但主動放棄本可享受的特殊待遇,正是以實際行動彰顯中國願與各國共享發展成果的誠意與擔當。在這一關鍵議題上,中國展現的開放合作姿態,與美國的政策取向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希望以身作則
事實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在之後舉行的一個新聞吹風會上,也提出了相關觀點和解釋。李成鋼表示,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這是中方著眼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對外作出的重要立場宣誓。是中方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治理方面的重要舉措,必將為促進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注重強心劑,必將為推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進程注入正能量。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決定並非放棄權利,而是主動以更高標準要求自身,希望以身作則,為推動全球共同發展樹立範例。李成鋼強調,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身份沒有改變。中國始終是全球南方的一員,永遠和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這一表態清晰表明,中國在放棄「新」特殊和差別待遇的同時,仍然堅定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
與此同時,中方以實際行動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立場和大國擔當。世貿總幹事伊維拉發表聲明表示,稱讚中方此舉發出支持世貿組織改革強而有力的信號,這個決定體現中方對建設更平衡與公平的全球貿易體系的承諾。
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
那麼,既然有能力放棄「新」特殊和差別待遇,為何中國仍堅守發展中國家地位?必須強調的是,今日的中國,雖然經濟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由於人口基數龐大,發展起步較遲,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仍遠低於發達國家,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及生活水平較高,但中西部和農村地區的經濟、醫療、教育等仍落後,這些都是發展中國家的典型特徵。因此,無論是聯合國、世貿及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仍將中國視為發展中國家。
至於中方所指的「不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很大程度上是指在未來與世貿等組織談判當中,不再尋求比發達國家更長的實施過渡期。例如,過去中國在某些補貼中可享有5至10年的寬限期,未來將與發達國家同步實施新規則;在農業和工業等談判中,中國過去可享有較寬鬆的進口配額和關稅減免,未來將更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要知道,中國乃是出口大國,如果減少了進口配額和關稅減免,無疑就是將利益與其他國家分享。
與美國形成強烈對比
中方的這一擔當,與當前美國政府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總統特朗普一上任就向全球發起關稅戰,又不斷削減對國際組織的經費,不願負起國際義務,甚至「耍賴皮」拒交聯合國會費。據彭博社報道,美國目前既是聯合國最強烈的批評者之一,也是聯合國會費最大拖欠方。聯合國方面表示,自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以來,美國幾乎停止支付會費,至今仍有2024年的欠款未結清。美國共拖欠超過30億美元,即大約230億港元,其中包括2025年應繳的超過8.2億美元常規預算分攤,以及往年欠款與未支付的維和經費。
中國的發展給全世界帶來機遇,世界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中國致力於與各國共享發展成果,而美國則掠奪成性,當其他國家稍有發展成就,美國就要分一杯羹,有時甚至粗暴強搶,更不要說在世界各地挑起戰火,為多個地區帶來災難。兩種姿態、兩種境界,完全是高下立見!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