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焦點短打】EP936:一瓶「東方糖漿」賣爆歐美? 香港助力中醫藥出海照亮世界!

//真正優質的中醫藥產品,完全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建立品牌溢價。//


主持:周潔莹


論盡最新熱話、拆解新聞內幕

約定你,和你不吐不快!


逢星期一至五 

⭕《港人講地》


「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相信大家即使未嘗過,也必定耳聞其名。這款承載400年歷史底蘊、源自清代古方的傳統中藥,近年以驚人之勢風靡國際市場,最近不僅獲英國《經濟學人》專題報道,更成為歐美年輕世代爭相追捧的「健康新寵」。
究竟這瓶深褐色的東方糖漿,如何穿越歷史時空、打破東西文化的壁壘,成功征服當代全球消費者?它的走紅,說明什麼道理?
源於一個孝親故事
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的背後,原來承載著一段感人的孝親故事。清代縣令楊謹為救治久病不愈的母親,千里尋醫,終於得到神醫葉天士授予祖傳秘方,治好了楊太夫人纏綿數年的咳疾。楊太夫人在晚年離世前,囑托兒子將這份良方廣製為蜜煉川貝枇杷膏,普惠世人。為紀念母親與葉天士的恩情,楊謹以「念慈菴」為名,恪守古法,精選川貝、桔梗、枇杷葉及純正蜂蜜等十多種珍貴藥材,精心熬製成膏、施藥濟民。
之後,川貝枇杷膏聲名遠播,遍傳北方。楊謹去世後,因求藥者日益增多,其後人遂於北京設店經營,因此冠以「京都」二字。之後經歷時代更迭,楊氏後人就將古方托付於香港中正藥房的謝兆邦先生。1946年,這百年良方在香港重生,經歷數十年經營,京都念慈菴已由一紙古方,發展成為兼具傳統智慧與現代品質的中成藥典範。
值得一提的是,京都念慈菴在四川康定及青海大通,於海拔3800公尺以上的高原,闢建自有綠色基地,種植川貝,從源頭把控藥材的品質。
川貝枇杷膏走紅絕非偶然
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的全球走紅,與當代健康消費趨勢的轉變密不可分。根據英國《經濟學人》的分析,西方社交媒體近期興起的「生物黑客」(Biohacking)風潮,,年輕人追求天然療法,直接喝草本止咳糖漿是其中一個例子,枇杷膏也因此順勢走入西方視野。
至於品牌影響力的擴張,當然離不開名人效應。前英國天團One Direction成員Zayn Malik曾經公開表示隨身攜帶著枇杷膏,稱讚其對聲帶保養效果顯著;音樂劇電影《魔法壞女巫》(Wicked)的兩位演員辛西婭艾利沃和喬納森拜利,均對其功效讚不絕口。這些來自文化偶像的真實分享,無疑極大增強了產品在國際受眾中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社交媒體數據便印證了這一趨勢。英國《經濟學人》文章表示,美國谷歌公司去年關於「枇杷膏」的全球搜索量,足足上升了四分之一;而在TikTok平台上,教授如何服用枇杷膏的視頻,更是累計獲得數百萬次觀看。揭示出中醫藥文化正藉由年輕化、時尚化的傳播方式,成功觸達全球消費群體,實現中國醫藥及文化的「軟著陸」。
事實上,在亞馬遜平台上,一瓶三百毫升的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其售價竟然是香港本地價格的3到4倍,高達約29美元,卻仍供不應求。這充分證明,真正優質的中醫藥產品完全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建立品牌溢價。
中醫藥國際化香港有何角色?
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膏這個本地品牌成功故事,說明只有讓中醫藥企業賺到錢、有利潤,才能實現傳承、創新、發展的良性循環。然而熱銷背後,仍有隱憂。這款枇杷膏是經香港衞生署註冊的中成藥,但目前在歐美仍多以「膳食補充劑」而非藥品身份銷售,這意味著其醫療價值尚未被國際標準完全認可。更緊迫的是,日本漢方藥、西方草藥企業加速布局,搶佔全球市場。事實上,中國產的茶葉、葡萄酒等優質產品,被裝入外國品牌包裝高價出售的教訓猶在眼前。我們必須避免中醫藥重蹈「原料輸出、品牌旁落」的覆轍。
毫無疑問,香港擁有國際認可的質檢體系、融通中西的科研能力,在品牌打造、標準對接、科研轉化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絕對有能力定義一套中醫中藥的國際標準,將話語權掌屋在我們自己手裡,協助優質的中醫藥產品,走好最後一公里。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