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退潮」冷靜思考
政治「退潮」冷靜思考

政改塵埃落定,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大家都只能面對現實。對後政改的局面,社會上大多數是傾向失望和悲觀。但從過去數天的情况看來,那又似乎比大多數預料為佳。政府馬上推出11 項民生事務向財委會申請撥款,而把創科局的撥款置於這11 項民生撥款之後,是在政改被否決之後擺出最坦誠的合作態度,而泛民的整體反應也屬溫和。政府和泛民之間的關係,沒有因為政改被否決而更加升溫,在這政治熱度可以稱為「退潮」之際,可以讓社會較為冷靜地去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

翻看泛民過去幾十年的運動,其實最明確的口號,就是「一人一票選特首」。這句口號叫了幾十年,其實都叫到深入民心。但到了關鍵時刻, 「一人一票選特首」由遙不可及的訴求,變成唾手可得的方案時,泛民又轉換話題,掀起普選真假之辯之餘,更簡化為一句「爭民主」!

由「一人一票選特首」到「爭民主」,其實不止是一句口號的簡單轉變,內裏的含意都全不相同。普選是一項制度,有就有,無就無。1200 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特首,是間接選舉而不是普選,這是最清楚不過的事情。但民主,卻是程度的問題,香港沒有行政長官的普選,但卻不能說沒有民主。相比一些已經推行了行政首長選舉的地方而言,香港整個社會的民主成分,又或者民主程度可能更高。

香港《基本法》制定是有其獨特的背景,既要保持資本主義的有利發展,又要兼顧各階層利益。在這種妥協的環境下,才有基本法內對政治制度和選舉制度的相關規定。但在回歸20 年之後,中央政府和香港社會的主流意願都認為可以在現行的制度內,再加進多一些民主成分,讓行政首長直接向500 萬選民問責。

「爭民主」本就說不通

全世界的政治制度,都沒有百分之一百的民主。民主之外,也同時要兼顧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施政有效,以至許多歷史發展下來的因素。民主需要成本和代價,有時甚至是代價高昂。所以不同的制度,民主成分都有所不同。以民主論民主,法國制度的民主成分就比美國高,美國又比新加坡高,但我們都視三者為民主社會。所以民主跟普選不同,不是「有就有,無就無」,往往只是程度上的差別。就算泛民主派提出的方案,且不去爭論是否違反基本法,就民主成分而論,一樣可以有人提出比他們更民主許多的方案,而同樣再提更民主方案的遊戲可以不斷玩下去。

如果民主不是「有就有,無就無」的東西,而是程度上的差別,那「爭民主」這口號本身就說不通,而應改為爭多一點民主。但泛民偏偏就是因為不肯接受多一點民主而否決方案,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其實也不過是諷刺一點、愚笨一點,而充其量也是自私一點。但更值得大家反思的是,在「爭民主」這口號底下,泛民主派,又或者起碼泛民主派中的一大部分人,是不是真的以民主之名,行民主之實? 「佔中」一役,究竟破壞了香港多少民主的底蘊和本錢。民主需要以法治維持,那些大學講師公然違法,甚至煽動其他人違法,這對爭多一點民主有何幫助?民主需要講求互相尊重和包容,20個月的抗爭,對香港的相互包容和尊重是有所添加還是嚴重削弱?

勿把自制力弱青年騙上戰車

大家不妨翻看一些法庭已經宣判的案件,在過去20 個月政治抗爭中被起訴和判刑的,許多都是自制能力,又或者對自己行為管理能力比較弱的人士。他們在政治狂熱的鼓動下干犯法律,甚至被判刑。那些泛民的議員、抗爭運動的鼓動者,究竟是否考慮過為這些事情負責,對被起訴以至被判刑的人士,以至他們的家人抱一點點的歉意?

還有,一些一心打倒共產黨,又或者把中共趕出香港的,就請老老實實交代清楚,你們連爭多一點點民主都不是,你們是要搞革命。要搞革命就講清講楚,轟轟烈烈,不是把那些一心想自置居所、早日排隊公屋上樓的年輕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弱的人士騙上戰車。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5年6月24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