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文章】定時審視政策比量化績效指標佳
【獨家文章】定時審視政策比量化績效指標佳

李家超特首競選時稱他的施政將會強調績效。我對此十分讚賞。然而,提出大量關鍵績效指標未必真的能提高施政水平。如果機械化執行,甚至會弄巧反拙,損害公共利益。 


李特首的第一個施政報告的一個附件,臚列了110個「指定項目指標」。而部份指定項目指標更有細分的指標。如在「改善環境衞生及市容」下,提出「約 600 個各部門確定的環境衞生黑點於 2023 年底前消除至少 75%。」及「鼠患主要黑點數目於 2023 年底前至少減半。」等。此等硬指標的問題是:涉及的部門為了達到要求,或會不計社會代價,力爭交功課。在外國,已有先例有人甚至造假。美國小布殊總統倡議的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要求公立學校要達到指定的量化目標,結果造成大批學校和官員造假。可見機械式推量化的指標,或適得其反。 


相比李特首的「指定項目指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只提出大方向、大目標,但誰去執行、怎樣執行、和量化的績效指標均欠奉。有人或會覺得這像一個願景的聲明多於一個發展規劃。但願景式的規劃綱要反而有好處。它會留下空間給各級政府不同部門自訂政策,又留下空間給其他持份者隨意配合。但由於目的明確,且願景美好為大家所認同,大家可以各展奇謀,反而更有成效。 


其實所有公共政策的終極目標都是提升公共利益。要提升公共利益,唯一的做法是對每個政策都科學地審視其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對社會成本高於社會效益的不予採納,若已執行的則立即終止;對社會效益高於社會成本的反是。有人或會質疑公共利益如何定義。筆者在拙著 Public Policy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Routledge) 一書把公共利益定義為大家易地而處想像有同等機會變作社會上任何人,包括政策的受害人和受益人,若然仍覺某政策值得進行,則可以斷定是附合公共利益。這定義要我們放下一切既得利益,公正無私地去審視政策的正面和負面效果。這才是公共利益的本質。舉一個例。這思維下,可以肯定沒有人會贊同奴隸制或帶種族歧視的制度。 


遺憾的是:我們好像很少會認真科學地審視政策的利弊。2009年我們引入通識科並在DSE規定必修必考。這當然是重大措施。惟執行多年,見到有「通識之父」稱譽的陳岡校長早於2014年已指出通識科過度偏重本地政治議題,偏離原來指引,卻長期沒有跟進亦從來沒有檢視通識科的成效。問題一直拖到2019年黑暴事件爆發,眾多年青人受蠱惑上街搞破壞,才猛然認為通識科有問題,卻仍不知問題正正是因為學生缺乏Critical Thinking (慎思明辨) 的能力,而好好改正錯誤,反而以「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取而代之。本人於今年9月9日在本欄寫了一篇「國家安全教育忽略了的一個範疇」,指出年青人沒有好好學懂慎思明辨,始終是國家安全的隱患。 


原圖: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