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記者眼中的魯平
香港記者眼中的魯平

本文作者:譚衛兒

那是2011年初春的3月,我們一批曾採訪基本法起草及香港過渡安排的記者,聽說退了休的前港澳辦主任魯平到了珠海,很願意和我們這些當年老追訪他的記者聚聚,我們決定馬上去珠海探望他老人家。

退休後的魯平,因為喜歡南方的天氣,很多時間都會呆在珠海,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在珠海他可以收看香港電視新聞。

他說過,雖然從港澳工作的第一線退下了,卻仍心繫香港。那天我們到了他珠海的家,一入屋,滿臉笑容的魯平已站在那裡等著,多年未見,魯平比以往消瘦些,卻是精神奕奕;一一叫出我們的名字,還不時笑談起當年我們「圍堵」他的許多趣事。

在行家的眼裡,魯平是「傳媒之友」──只要見到他,必能「滿載而歸」,他的直率與坦誠,每每為我們提供「是日金句」及很好的新聞故事,只要是採訪有魯平在的事件,記者們總不會失望而回。難怪當97年香港回歸後魯平退了休,我們很多人都若有所失,固然也因為接任他的廖暉可說是風格完全迥異,任內絕少公開對記者發表過任何說話,更不要說讓記者貼身追訪。

當然,廖暉也有他的解釋:據說這除了他個人作風使然之外,也因為廖暉認為香港已經回歸,他作為港澳辦主任,實不宜對香港事務太多指手畫腳——那也是回歸初期北京處理香港事務的主調。

魯平當年面對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情況。在整個基本法起草,以及中英就香港前途及過渡安排的無數輪談判中,魯平都是舉足輕重的一位主管官員,這也注定了他必須恰如其份地透過傳媒,把中方的立場和觀點清晰完整地傳逹給香港各界。而魯平正是以他獨特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

魯平最令人難忘的,當然首選他指責未代港督彭定康推出違反基本法的政改方案,令中英雙方原來同意的立法會全體議員「直通」97安排泡湯,魯平因此直斥其為「千古罪人」;另一對我們來說同樣「驚心動魄」的一幕,則是1990年底在廣州,我們一批採訪基本法起草的記者,有天圍著他問起:港英政府為了安撫港人因為六四的惶然,決定推出「玫瑰園計劃」,斥巨資興建新機場,中方有何看法?沒想到本來笑嘻嘻的魯平,一聽到「新機場」這幾個字,忽然臉色一變,怒斥新機場耗資巨大,日後很可能只能給特區政府留個零頭幾十億,「你說怎麼辦?你怎麼辦?你說怎麼辦」?

魯平這一連三句的追問,讓行家們猛醒:中英最新的爭拗已聚焦在未來特區政府的財政問題上去了。也正是魯平那連串追問,預示了中,英之後二十多輪就新機場財務安排的談判──那些日子,記者們香港,北京,繼而倫敦跑來跑去,報道談判最新的情況,魯平正是中方談判團的主力,他也從此成為香港恐怕是最家喻戶曉的京官。多年後,魯平有一次私下對記者說,當最終英方同意把1000多億的儲備留給特區政府時,他心中大石才放了下來。

有趣的是,時常站在麥克風前,對著鏡頭狠斥彭定康或英方的魯平,卻被他的對手,還有許多香港人都視其為北京處理香港事務的「鴿派」人物,因為實際上的魯平,原則性雖強,卻不失靈活與兼聽。

當然,那天我們趕到珠海是與魯平聚舊,可畢竟我們是記者,少不免心裡癢癢想從他口裡再掏出點甚麼新聞來──2011年的香港是一個多事之秋:特首選舉一年後進行,當時的梁振英及唐英年雖未宣布參選,卻早已磨拳擦掌;另一邊廂,香港政治撕裂,與內地種種矛盾有增無減……我們自然想聽聴魯平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魯平笑著聽我們七嘴八舌談香港的事,自嘲說他如今只是一位退了休的老人家,不便對香港現況諸多意見。但魯平就是魯平,始終沒讓我們失望:只見他從書櫃裡拿出一本厚厚的中國歷史書對我們說:大家都應該多讀點歷史,包括要讀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這樣才會明白北京的許多想法──的確,2011年對於北京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共十八大召開在即,新一屆以習近平為首的領導層即將產生,港人要與北京打交道,怎能不了解執政的共產黨?不了解共產黨的歷史呢?魯平說,當年在處理香港問題時,他自己也必須去讀英國的歷史,這樣才能更好地與英方打交道。

香港許多人談共產黨色變,動不動便擔心被洗腦。但無論人們是否都同意魯平的觀點,他提醒我們多了解國家的過去,特別是要了解共產黨的發展歷史,對今天的香港,特別是從政者,包括泛民主派人士卻有著重大的啟示。

香港正面對著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政改能否通過?民主能否向前邁出一步?所有這些或都繫於一些人的一念之差,每一位要作出這重大抉擇的人,若不諳歷史,不懂共產黨,相信很難作出明智的決定。

多年來,魯平對香港的感情與付出有目共睹,他曾說過,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是他一輩子的追求。只是,他畢生為之努力的目標,仍需港人繼續努力。

原文轉載自《南早中文》 2015年5月11日

《南早中文》原文連結:http://www.nanzao.com/sc/opinion/14d3df3fb595f3e/xiang-gang-ji-zhe-yan-zhong-di-lu-ping

原圖:nanzao.com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