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義烏夾擊 港須務實拼搏
上海義烏夾擊 港須務實拼搏

上星期跟大家談過「上海虹橋商務區」及「濱江西岸文化走廊」的近況,對內地發展速度不禁歎為觀止。這次除了考察上海外,也去了位於中國浙江省的一個縣級市,名為「義烏」。「義烏」這個名字,有些香港人可能沒怎麼聽過,但其實早已闖出世界名堂,聯合國、世界銀行與摩根士丹利等世界權威機構於2005年聯合發布的報告中,稱「義烏」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義烏這個小商品批發市場又名「中國小商品城」,當年乘着改革開放的機遇發迹,起初以經營小商品為主,產品來自浙江、廣東、福建等地,現在產品的範圍愈來愈廣泛,締造出一個「買本地、也買全國;賣全國,也賣全球」的「義烏模式」。除了量的增長,這個小商品城的質素也很「長進」,產品由以往偽劣摻雜,良莠不齊,到現在標榜貨真價實,打造誠信品牌,成為一個植根本土的國際市場,有幾分「glocalised」的味道。有人甚至說,有了義烏小商品城,就沒有必要辦一年一度的「廣交會」,因為義烏小商品城就是天天在開的「廣交會」。

三低一高 發展從不停步

義烏的成功可簡單歸納為「三低一重」,「三低」是低成本、低稅費、低價格。作為大型批發市場,義烏商品的價格便宜自是預料之中,慕名而來義烏的人發現價格卻是比想像中平。這個價格優勢,一部分是來自大批量採購再加上本地生產的經營模式,可有效控制成本;另一部分則是政府並不與民爭利,實施低稅政策,聽說一個攤位的管理費,15年前是800元,到現在也還是800元。如此有利環境,自然吸引來自各地的商人。貨通、財通、人通造就了這個「中國小商品城」。

「一重」是重發展。義烏的發展步伐好像一直沒有停過下來,單是「小商品城」已經歷了8次搬遷,10次擴建。當初由於缺乏本地製造業,義烏只好充當小賣場,從周邊地區進貨,其後發展本地製造業,打造小商品生產中心等工業園區,進一步滙集資金、人才、技術。後來為了進一步發展現代化產業集群,又銳意建設物流系統,甚至發展會展經濟、電子商貿。目前,義烏國際商貿城在小商品市場轉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市場鏈,形成了「綜合批發市場——全球小商品市場——國際電子商務採購中心」的升級模式。

義烏用了30年時間,成為浙江省綜合實力第三大縣市,「全國百強縣(市)」第八位。目前,義烏小商品市場每年出口交易額約300億元人民幣,每天有來自世界各地的5,000多名外商採購商品,有200多家外國公司常駐義烏,將義烏的商品批發到本國銷售。看到今天的義烏,又有多少人想到30年前這個小縣市一窮二白,位處內陸地區,無法出海,加上土壤貧瘠,似乎沒有希望。直至出現那一直在當地流傳的「雞毛換糖」故事。當地農民發現用雞毛這類有機物,可以改善土壤,為收集雞毛,他們便以當時僅可出產的農產品——蔗糖交換。這種以物易物的小地攤,發展成日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這種「義烏模式」所靠的不外乎是「務實」與「拼搏」。

義烏一直向前進 港勿倒退

「義烏」的故事有點似曾相識,當年有條小漁村,位處邊陲,發展落後,後來卻登上國際舞台,成為聞名於世的「香港」,有人認為香港成功要訣就是「獅子山精神」。最近,有個廣告說:「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獅子山精神。」這是一個城市競爭的時代,面對上海這類高端服務業模式及義烏這類小商品貿易模式的挑戰,香港如果放慢發展腳步,就會不進則退。說到底,義烏農民當年面對比香港更惡劣的環境條件,尚能闖出生天,香港人應有信心可以做得更好,因為「務實」與「拼搏」也是我們的「獅子山精神」。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5年4月24日

原圖:互聯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