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報導說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突然表示願意放棄參加北約組織,來換取俄羅斯從烏克蘭國境退兵,顯然知道打不過俄國人,與其負隅頑抗,不如止痛求和。
這個決定是否由澤倫斯作出,還是由他幕後的「支持者」示意,不得而知。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的報告,直到三月二十日,烏克蘭平民死亡人數為902人,平民受傷人數為1459人,但實際傷亡人數可能更高。可見,烏克蘭已經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澤倫斯基難辭其咎,鼓勵他挑戰俄羅斯的西方集團亦逃避不了這個責任。但有人指出,啟動這場戰爭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他才是戰爭的「罪魁禍首」。其實俄國軍隊亦有傷亡,戰爭從來都是沒有絕對的「羸家」,每次都是兩敗俱傷之後而結束。
俄羅斯一直反對北約組織向東擴張,澤倫斯基只要公開表示放棄加入北約的計劃,這場戰爭就不會發生。可惜他沒有這樣做,而將國家䧟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戰爭發生後,西方媒體將澤倫斯基塑造成一個「民族英雄」,將「正義」的光環套在他的頭上,使他飄飄然,失去思考的能力,誤判形勢,以為抗戰到底才是烏克蘭的唯一出路,一錯再錯。
澤倫斯基提出的建議,俄羅斯沒有立即回應,戰事仍然繼續下去。俄羅斯在戰場是佔盡優勢的一方,「戰或和」的主動權都操在普京手上,他不會就此滿足於澤倫斯基這個沒有約束力的承諾,還會要求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共和國的獨立,及接受烏克蘭東部的頓涅次克共和國及盧甘斯克共和國的獨立地位,澤倫斯基必須下台,烏克蘭舉行由俄羅斯主導的總統選舉,成立一個俄羅斯可以接受的政權。
兵臨城下,澤倫斯基已經失去討價還價的能力,只有等待西方集團的反應。澤倫斯基犯下最大的錯誤是過份依賴西方集團的支持,殊不知,打仗永遠都要靠自己,還要知己知彼,才可取勝。
不論這場戰爭如何結束,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將會延續,雙方的矛盾也將會繼續惡化下去。
原圖:澤倫斯基Faceboo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3年前龙一吟
3年前+85298****49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