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文化首要尋共鳴
推廣文化首要尋共鳴

本文作者為黃白露

文化推廣活動不在乎規模大小,最重要的是主辦者是否能用心啟發受眾。上周剛好便有個成功例子。

長衫,曾是上世紀本地女性日常服飾,不講不知,原來只有香港仍有長衫校服。時至今日,不少名人及大家閨秀出席重要場合時都會穿。在香港,一群熱愛長衫的有心人,組成了長衫匯(Cheongsam Connect)。長衫匯推廣的除了是衣服本身,更強調文化內涵及穿着長衫時的舉止禮儀。

重質不重量啟發大

上星期六,長衫匯的「長衫的魅力」講座。本來打算是小規模的分享,但搞手曾舜恩親和力強,一呼百應,聽眾多達六十多位。長衫的歷史固然是演講內容,主講的李惠玲博士學貫中西,舉止優雅,娓娓道來長衫的演變,「香港長衫」的創造經過,如何從日常服中步向70年代後的衰落期。近年,長衫如何以其優雅的內涵,獲得有識之女士的青睞。

李惠玲博士對長衫的研究深度及本身的優雅儒雅,已然令人折服。李博士及長衫匯希望現代女性獨立自主之餘,仍能保留中國女性含蓄內斂、謙虛包容的特質;衣服不單止要穿得漂亮,還要實踐背後的價值,即是舉止優雅得體、講究細節等遺失已久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現場聽眾深受這場講座啟發。這類型的文化聚會不求回報,純粹是一群有心人真心地推廣及發揚自己本身認同的文化價值觀,活動重質不重量,啟發力十分強。

「堆人頭」成效存疑

本港近年推廣文化活動的模式,其實每每流於表面,主辦者以為花錢搞得聲勢浩大,人頭湧湧就代表圓滿成功。「嘉年華式」的大龍鳳活動層出不窮,但熱鬧過後,有多少人真正受到啟發?有關當局為提升社會凝聚力,在2013年推出「家是香港」、「築福香港」等活動,但活動的實際成效多大?至今仍有待商榷。當然,社會凝聚力的提升,可不是簡單一場歌舞昇平活動便能解決,但有關當局如要有效地達到目的,繼續舉辦活動時便要放棄固有思維,由鋪天蓋地「堆人頭」改為針對性地「尋共鳴」。

要推動或維護某種文化價值觀,便需要大家在思想上有相當深度的認同,一起尋找到有意義的事情,共同付出,並願意共同維護,才能促成。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文轉載自《新報》 2015年3月31日


原圖:互聯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