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戰的美國 不知為何而戰
好戰的美國 不知為何而戰

本文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雷鼎鳴


美國人民並非是好戰的民族,但美國卻肯定是個好戰的國家。越戰時期,反戰示威烽煙四起,席捲各大校園,反戰歌曲應運而生,很多今天仍有相當流行程度。雖然美國人民的反戰有頗大原因是他們害怕被徵兵後生命也會「被結束」,但我們總也不能把一般平民當作好戰分子。不過,美國建國245年,卻有超過90%的時間有派兵打仗,而且大多是到別人的領土打,這不叫侵略、好戰叫甚麼?


打了這麼多仗,美國政府與人民知道為何而戰嗎?恐怕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拿阿富汗的20年戰爭為例,美國花了2萬億美元,平均每天消耗3億美元,死了2,300名美軍,20,589人受傷,但得到甚麼?美國人去阿富汗之前,是塔利班掌權,現在美軍跑了,掌權的也是塔利班。美國聲稱要以自己作為樣辦,改造別國的制度與文化,但改變得了阿富汗嗎?


阿富汗戰爭 美將領:不知在幹甚麼


《華盛頓郵報》近日打贏了一場官司,獲取了近2,000頁與阿富汗戰爭有關的機密文件,當中包含大量有參與戰爭的局內人之訪問,在小布殊與奧巴馬掌政時負責阿富汗軍事的三星將軍盧特(Douglas Lute)在2015年便明確表示:「我們完全不懂阿富汗,我們不知自己在幹甚麼!」連高級指揮官也這樣認為,其他的更不用說了。這2,000頁的文件也顯示,當美國的政客向人民解釋時,往往都言不由衷、一塌糊塗,報喜不報憂。


《華盛頓郵報》著名記者Woodward及Costa快將出版一本書《岌岌可危》(Peril),有部分內容使人深感美國軍事決策的高度不穩定性。書中記有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陸軍上將麥利(Mark Milley)的訪問,閱之使人甚恐。


去年10月30日,特朗普還在做着連任總統的大夢時,麥利致電中國與他同等身份的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上將。麥利從美國的情報機關中得知,中國軍方對特朗普競選時的反華言論極為關注,也懷疑美國可能會在中國的南海軍演中發動攻擊。麥利本人也認為特朗普十分危險,隨時會走上流氓路綫,中美兩國有機會擦槍走火。為了緩和局勢,他告訴李作成,美國無意進攻中國,若真有此事,他會直接先給李作成打電話通知一聲,不會攻其無備。


軍政高層曾擔心 特朗普胡亂開戰


今年1月6日國會山莊事件後,佩洛西致電麥利,詢問軍方對一個不穩定的總統,有何措施防範他胡亂開戰,或按上發動核彈的密碼。佩洛西認為特朗普是個瘋子,1月6日的事件再次證明此點。麥利說他完全同意佩洛西所言,當天他便召集了高級將領,檢視發射核彈的程序,並對將領表明,若特朗普決定發射核彈,一定要讓麥利參與決策,其意圖顯然是看看有無辦法阻止。據《岌岌可危》書中所述,軍方的最高層同樣都有麥利的焦慮。麥利當天又致電李作成作出安撫,要說服他相信美國依然是百分百穩定,中國不用擔心。


這些事件說明甚麼?美國的確有可能發動戰爭,連軍方高層及佩洛西也擔心特朗普會瘋癲起來,這怎能怪其他國家的戒備?美國可以胡搞,其實並非只因為總統是特朗普,歷來民主黨的總統發動戰爭便不比共和黨的少,這意味着戰爭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因素。


首先,是美國過去的紀錄很差勁,打仗有如吃飯,不打才是例外,這叫人怎能放心?第二,美國社會的民粹主義嚴重,排外的仇恨情緒瀰漫,軍事工業遇到戰爭便有賺大錢機會,他們只會推波助瀾,不會阻止戰爭;第三,美國社會愈是分裂、愈是不穩,美國政府便愈需要製造出一個假想敵,以轉移視綫,並發洩人民的情緒。


美社會動盪 製造外敵轉移視綫


第三點尤其值得注意。美國的社會矛盾已是日漸難以掩蓋,種族衝突爆發,欺凌亞裔的行徑時有聞之,以致在美國的亞裔女性長者,往往都隨身帶着防狼噴霧或電槍以作自衞,但這都未必足夠。有住在芝加哥的高人朋友告知,今年暑假未完前,光是芝加哥一個城市,便有2,021次槍擊案、527人被槍殺,這個社會真的病了,此病可能比仍未控制得了的新冠肺炎更麻煩。我們若細數下去,可輕易看到美國欠下的28萬億巨債、圍堵中國失利、在阿富汗丟臉、通脹攀升等,都使美國處於一種動盪狀態中,她很需要一個外敵。


美國有一點很特別,當她處於勝利傲視世界時,美國人民會顯得較為雍容大方,但當她失敗時,你卻會見到一個「發爛渣」的流氓國家。基辛格認為美國若沒落,世界也不會和平,這是很有見地的觀察。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21年09月17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3
好正
7
心心眼
5
好好笑
2
令人傷心
8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