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結構赤字 因錯解「結構」
有結構赤字 因錯解「結構」

近年對香港公共財政的討論,較為流行講結構性赤字。這個名詞其實不是時髦的玩意,早在97年回歸之後,這個結構性赤字曾經成為香港媒體標題的常客,年年講、月月講,結果令到政府要大動作去削減開支。

直到2003年政府主動調整香港跟內地的經濟關係,融合取代孤立,香港經濟馬上搞活,由2004年開始錄得盈餘。就算令全球經濟緊縮的世界金融海嘯,香港一樣履險如夷,2008年最差也有14億元盈餘。過去十年,可以說是結構性盈餘的十年。

刺激經濟 稅收滾滾來

亞洲金融危機一役其實是讓香港上了寶貴的一課。香港的稅收依賴經濟活動,就算不是完全的正比關係,但始終是唇齒相依。當經濟收縮時,稅收自然減少。因循殖民地時的管治哲學,就是平衡預算是金科玉律。所以經濟下滑,稅收減少,政府最自然的反應是削減開支。但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當年的殖民地政府可以不理民意,但特區政府就不能視民怨民情於無睹,政治情況和考慮就不一樣,結果是董建華政府吃了大虧。

最後財金官員總結經驗,政府應該做的首要任務是刺激經濟,例如推行國企來港上市、簽訂更緊密貿易安排,以及自由行,為經濟打下強心針,稅收就滾滾而來。2003年用那三招,為香港轉虧為盈!

結構性赤字何時重臨,以及幾時重臨,很難有人可以給一個準確的答案。就算命題本身,也是可以質疑,關鍵就在「結構性」這三個字。結構是一個固定的描述,但結構不是永恒不變。舊的房子可以拆卸重建,單位間隔不合用也可以重新裝修。所以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在現行的客觀經濟規模格局之下,就算出現了經常性的赤字,但也不是不能在結構上動手術。

削開支擴經濟 虧可轉盈

以1998到2003年的6年內,總共出現了5年的赤字,大家就用結構性赤字來形容,結果政府首先削減開支,之後就擴充經濟活動,前後兩招並用,把這個既有固定的結構改變過來,由結構性赤字,變成了結構性盈餘。

所以現時講結構性赤字,是有一個前提,就是在現時的經濟格局規模和稅收種類水平這個結構之下。但財政司司長也認為,未來5年仍然會出現盈餘,5年後因為人口老化帶來種種開支,將會令到財政轉盈為虧。這個預測是否準確當然可以爭議,但就算人口老化帶來開支壓力,經濟和稅收的格局仍然可以改變,一些開支其實仍然可以調整,而這些調整未必對市民有很大的影響,而現時一些一刀切的派糖減免也可以重新考慮。

而事實上,香港可以開發的新稅種仍然有很大的空間。所以講結構性赤字之前,首先要解決結構這個概念,結構也是可以變改擴充的話,那就不必過慮了!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5年3月6日

原圖:hket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