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與香港
兩會與香港

本文作者:拉姆

本港今年1月零售總額為466億港元,大跌近15%,遠遜預期。際此香港趕客的暴力行為,由屯門燃燒至沙田及元朗﹔零售總額急跌,一葉知秋,這是暮鼓晨鐘,大家不宜掉以輕心。

從歷史長河看,處身政治狂飆中,很多人會頭腦發熱,不理會數字的提醒。執筆之時,特首梁振英正在北京見記者,他強調會就一簽多行和自由行和中央相關部門「繼續商討」。記者們關心的是一簽多少行,但記者們似乎忘記了零售總額的急跌,可能是內地旅客厭惡香港的先兆。

回顧歷史,自由行是2003年沙士後,香港整體奄奄一息,中央當時應香港之邀而啟動的。據說當時的副總理吳儀已有先見之明,擔心自由行一啟動後,香港會承受不了。最後卻不幸言中。香港因旅客過多,再加上水貨客(其中主要是香港人)急升,令香港人承受不了,怨氣叢生。問題是:要把49個城市的自由行及深圳戶籍居民的一簽多行權利壓縮,絕非易事。因為內地城市和深圳的領導層也要向他們的市民問責,總不能幫香港幫到出面。這樣他們也會名聲不好,影響政績。

當然內地城市有責任向其居民作教育,禁止他們作出有辱國體的行為。否則內地和香港居民的磨擦會不斷加劇。

拉姆也經常坐地鐵,甚至坐港鐵開到上水站時見到水貨客上車後分發各種產品,拉姆也體會到他們的滋擾。但拉姆見到的水貨客盡是香港人,試問又如何把這些全怪在內地人頭上呢?

至於徵收陸路入境稅,以每天逾20萬計港人北上,內地也來個徵收港人入境稅,那香港人又是否承受得了?總不能因為香港大晒,所以我可以收你內地人稅,但內地就不准徵收香港人入境稅。這是否有點大香港主義呢?

除非你不承認香港是中國一部分,否則我們不能只從香港本位出發,完全不理會內地的感受。就算是新加坡和印尼是兩個國家,新加坡也不能自己說了算,更何況是同屬一國的香港和內地呢?

香港市民確實對內地旅客不勝其煩,但要處理這個問題,既要了解歷史,也要照顧現實,不能只從香港本位蠻幹。希望今年年底的邊境購物城能成事,減輕對市民的騷擾,也期待特區政府和中央的商討能早日有結果。

原文轉載自《am730》 2015年3月5日

原圖:gov.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