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網絡新聞營養價值
提升網絡新聞營養價值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哥倫比亞新聞評論》最近探討了一個於西方傳媒業界開始流行起來之說法:「社交網絡新聞是否如同零食以至是垃圾食物?」箇中含意,是指社交網絡推給用戶的新聞,往往以鼓勵參與為主要目的,而engagement的方式則包括:讚好、發表情符號、分享、留言,因此許多用戶在看完新聞帖文後,都習慣乃至忍不住要作反應。


有評論認為,接收社交網絡新聞的模式跟被垃圾食物吸引之心態相近:一包薯片放在自己面前,忍不了打開吃了一片(開始留言),接下來愈吃愈多(不斷回應),直至去到某個點才停下,然後發現浪費了許多時間,因為所吸收的東西毫無營養,於是很後悔吃下第一片──也就是根本不應該開始留言。


日積月累下,社交網絡的人工智能其實讓許多用戶不斷感到後悔,繼而產生強烈負面情緒,部分人甚至會演變為逃避新聞。有見及此,Facebook今年2月開始在部分地區(美國、加拿大、巴西、印度)進行測試,調整向部分用戶發放政治新聞的演算法:從過去主要留意哪些帖文有較多用戶參與而推給更多人互動,變為更多關注什麼帖文會引來惡意中傷、怒罵或其他負面留言,然後減少推給用戶或移除。上星期臉書公布測試結果,認為效果正面,決定在更多地區實行這套發放新聞的新演算法。


業界普遍同意,今次改動是Facebook演算法一次重要路線調整,因為過去engagement長期被視為最關鍵的業績量度指標。不過,由於過去一年多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愈來愈多人關注誤導訊息和假新聞於社交網絡引發的討論,為國際抗疫工作帶來嚴重阻礙,包括令人抗拒病毒檢測及產生疫苗猶豫,另外溯源陰謀論亦衍生對亞洲人的種族仇恨。臉書最近期的內容檢討報告,亦刻意把焦點放在「哪些人接收哪些訊息」(簡言之就是reach),相對較少討論用戶在閱讀帖文後的反應和怎樣參與互動,避重就輕。


固然有學者指出,這種演算法轉變既不能提升社交網絡新聞的質素,也不會改善誤導訊息肆虐的現況,正如吃少了垃圾食物,不等於會吸收到更多營養,遑論變得更健康。專家認為Facebook定義何謂「政治新聞」的方法從不清晰(有點像香港由廣管局年代到今日通訊事務管理局,也一直未能為大氣電波的「政治廣告」下清晰定義),結果導致用戶在減少接觸假新聞之餘,亦同時接收少了專業新聞機構的準確報道──情況可比喻為癌症化療,把壞與好的細胞同時殺死。


臉書當然希望其人工智能可自行研發出處理政治帖文的「標靶藥」,可是專家們還是不表樂觀:因為即使接收政治新聞的比例下降,受眾仍然能夠從家人和朋友圈中接收相關訊息,由於這些資料通常未經核實查證,再加上「回音室效應」,因此有機會令散播誤導訊息的情況進一步惡化。至於接下來該留意的一點,當是Facebook引入新演算法後,相關地區的接種新冠疫苗比率有否顯著改變。


原文轉載自《信報》2021年09月06日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