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奮強談公共理財 – 何謂「應使則使」?
林奮強談公共理財 – 何謂「應使則使」?

近日城中鬧哄哄地討論特區政府理財哲學,對如何真正做到「應使則使」,社會意見紛陳。《港人講地》日前成功採訪前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前投資銀行界天之驕子,為服務香港甘願放棄高薪厚職,成立非牟利研究機構「香港黃金五十」;這位「金融猛人」到底對公共財政上所謂「應使則使」有何看法?

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日前有關公共理財原則的言論引起誤會,林奮強訪問中第一句就說明自己「對事不對人」,他本人認為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是理智和講道理(reasonable)的人,僅希望藉研究所得數據,作為自己言論最有力的支持,逐一說明香港哪些地方需要轉變。

林奮強認為,時移世易,香港不應再抱持港英年代「別連累老闆(宗主國)」的理財心態,「政府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20%」不應是「硬指標」,無必要盲目跟從:「以新加坡為例,政府增加支出,創造更大市場和商機,成功讓經濟發展比政府所增加的支出更多和更大,最終政府支出所佔比例比想像中少得多。」

林奮強列舉各國例子,證明「20% GDP」並非公共理財的金科玉律,如法國的53%、德國的44%、美國的39%和日本的37%等等,就連為香港奠下「積極不干預」理財政策的前財政司夏鼎基亦曾表示,「要規定公營部門相對體積的最高極限,事實上是不可能。」他又表示,過去政府不時將大量公帑用於提供一次過的紓緩措施和大筆注資公營機構,以證明自己有增加開支,但公營機構礙於法例所限,不能自行增加服務或加大開支,結果就令這些獲注資的機構成為無意義的「小金庫」。

林奮強稱,公共理財務計劃必須以全觀角度審視和制訂,「量入為出」的理財方式,極其量也是一個Bookkeeper(管帳人);要成為優秀的「財務總監」(CFO),就需要有策略地「盡入而出」,即盡量運用手中的財政資源,為香港帶來最大的收益。林奮強引述另一位港英年代的前財政司麥高樂的言論,對方在93/94年度財政預算案辯論發言時表示,相信香港市民寧願享有更佳的醫院、學校和社會服務,藉此分享本港經濟繁榮的成果,也不願見到儲備不斷增加,以致超越審慎的水平,變為「可笑的吝嗇」;他說:「香港軟和硬的服務容量不足,政府要長遠承擔,興建大量硬件和公共設施,如大學和醫院等,培訓足夠的服務人手,如此方能真正做到投資香港未來。」

來源:港人講地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