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記者必須以負面角度看生命?
好記者必須以負面角度看生命?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CNN記者問拜登為何有信心普京會改變其行事作風。拜登先是不耐煩,繼而更發脾氣,竟然開口說「哪來的地獄」,又質疑記者全程做過什麼,最後更指記者若不明白為何今次美俄峰會具建設性,那就是入錯行。


以好好先生形像包裝的拜登,隨即心知不妙,於是上機前刻意走向記者群道歉,謂自己答最後一條問題時不應「懶醒」,但他仍忍不住要投訴,批評記者永遠不提出正面問題,質疑「要做個好記者,就必須負面,也就是以負面角度看生命」。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拜登以上說法屬於「負面偏見」(negativity bias),意思是指抱持負面心態的是受眾而非傳媒:因為即使正面、中性、負面的新聞數量、乃至報道手法的強度(intensity)一樣,負面新聞往往最有吸引力,且最容易讓人記起。


近期比較著名亦權威的相關學術研究,有2014年由Marc Trussler與Stuart Soroka兩位學者發表的實驗結果──儘管參與實驗的人大多數都說自己想看正面報道,但實際上選擇時卻往往詳讀負面新聞(包括:貪污、揭露醜聞、失敗故事)。不過,當在實驗最後階段向這些人發問時,他們的結論則是指摘傳媒在新聞報道時傾向太過負面,而愈是對時事和政治有興趣的受眾,負面偏見之情況便愈明顯。


新聞負面偏見的另一成因,源於多數人認為自己身處中上水平,亦即總的來說「較其他人更有能力也活得更好」,加上看故事或電影橋段多了,潛在一種凡事最終會圓滿結束之心理傾向,所以一旦身邊出現負面新聞時,便會較易感到驚訝,導致反應較大。


與上述相關的另一些科學研究,亦經常發現人類對負面詞語(如:戰爭、炸彈、癌症)的反應,通常比起正面詞語(像:有趣、笑容、嬰孩)要來得快亦來得大。更有研究發現,不少人即使未看清楚是什麼字,已經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事實上,不是所有新聞都是負面報道,亦不是全部記者都抱持負面世界觀。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中心的研究部總監Rasmus Kleis Nielsen便指出,體育報道便並非全部都負面。雖然總有禁藥、犯規和貪污的新聞故事,但受眾的心態往往會相對較亢奮,且會引發出對自己喜愛的體育組織或所屬國家的歸屬感及自豪感。這種接收內容訊息之心態,跟閱讀時事與政治新聞時不同:因為受眾透過傳媒揭發權貴們不為人知的一面,從而獲得一種心靈慰藉,即常稱「第四權的監察功能」。


Nielsen提醒受眾,新聞工作者一般只聚焦事情的某一點(尤其是缺口),而不太理會事件之整體發展和趨勢。他認為傳媒正在轉變當中,因為現實世界也並非一面倒只有負面的各種問題,於是逐漸多了記者及受眾關注到底還有什麼答案,助世人解困。


話說回來,拜登的答案應該旨在聲東擊西──因為他的回應最致命之處,其實是性別歧視:由於提問的是位女記者,CNN當晚已經有評論員指出,拜登公開指對方「若連這樣也不明白,根本是入錯行」,乃典型白人男性看不起女性的侮辱兼歧視言論。故拜登隨即修正說法,轉移視線到所有記者的工作及生活態度,目標是把損害盡量減輕。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1年6月22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7
好正
1
心心眼
4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