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回覆率提升有法
普查回覆率提升有法

香港最新一輪人口普查將於6月下旬展開。近年政府運用新科技提升普查效率,例如20年前開始採用數碼地圖系統(DMS),方便普查員確定訪問住戶的位置,更可令當局清晰掌握工作進度。此外,在2011年引進多模式資料搜集,包括住戶透過郵遞或網上方式自行填報資料,反應熱烈,獲全港超過一半住戶採用;2016年的中期人口統計加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選項。


不過,近年社會變化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令人關注市民對普查問卷的反應。美國去年對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也一樣絞盡腦汁,事前特別針對過往普查問卷回覆率不足一半的社群,研究如何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惟要知道他們是什麼人,才可度身訂造解決方法,故第一項着手工作就是了解他們居住的地區,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加入其他元素分析,例如收入、年齡、喜好等資料,一如商業宣傳手法。結果發現,回覆率較低人士可分為6個組別:


1. 學生(回覆率22%):平均年齡不足22歲,可能在學或已離校,租住類似宿舍或校園附近地方。


2. 青年才俊(回覆率31%):平均年齡38歲,收入高於平均水平,但資產少於全國平均數。


3. 年輕活躍型(回覆率41%):30歲以下,居無定所,經常轉工。


4. 中等收入家庭(回覆率44%):僅一半人有工作,收入低於全國中位數,出入以公共交通工具為主。


5. 城市混合型(回覆率45%):以單親或單人家庭為主,平均年齡28歲,該類家庭收入中位數只有33000美元(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是68000美元)。


6. 受助人士(回覆率46%):當中四分之一人士接受公共援助或其他社會福利,大多在大城市租住單位。


根據他們的特點,當局分別以郵件、宣傳單張、電視和電台廣告,鼓勵他們上網回答普查問卷。有兩個組別最令人感到意外,當局最初以為「中等收入家庭」和「受助人士」不會搭理,最終竟獲得54%回覆,只是一如所料他們較少選擇網上方式;而本來最差的「學生」一組,回覆率由以前的22%大幅上升至77%,當局可說打了漂亮一仗。


不過,對個人私隱保護的憂慮同樣會影響回覆率。今時今日,商戶、網站都掌握零散的個人數據,美國普查局內部曾經做過實驗,以商業機構的數據結合2010年美國普查的匿名資料,多達5200萬國民的姓名、性別、年齡、種族等都可配對出來。有見及此,他們對普查數據使用數學算式的「差分隱私」(differential privacy),在數據中加上些微差異或框架,這樣便可在不影響學術研究和商業分析下,更有效保障個人私隱。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1年5月26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
好正
1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