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宿舍助上流
青年宿舍助上流

本文作者為黃大仙區議員莫健榮

香港房屋一向是以照顧核心家庭和長者為主,青年住屋困難是社會現實,高昂的租金令不少青年無法儲蓄,影響到置業、創業、進修和結婚生育等人生計劃。最新的施政報告令只聞樓梯響的青年宿舍計劃終於能夠落實,為紓緩青年住屋問題帶來曙光。

青年宿舍剛推出時的概念是青年政策的一部分,但隨着房屋問題不斷升溫,不少人將之視為紓緩青年居住問題的方法。青年輪候公屋的比例逐年上升,在現時公屋計分制下,未婚青年輪候公屋望穿秋水,正所謂「公屋等十年,青年變中年」,大專生在各大院校迎新營填寫公屋申請表並不是甚麼新聞,青年只能望樓興嘆,不敢奢望置業。其實,很多青年工作後收入已超過公屋申請上限,抽居屋猶如等中六合彩。這令不少青年要麼繼續與家人同住,要麼蝸居在劏房中,收入較高的就租住私人單位,但繳付高昂租金便難以儲蓄首期。

施政報告落實青年宿舍計劃,並由兩個增加到四個項目,實為青年的喜訊,惟一千個單位始終是杯水車薪。政府宜提供各項優惠例如稅務和貸款,鼓勵更多的非牟利團體拿出土地改建為青年宿舍,單位應實而不華,面積約一百多平方呎,租金不超過市值的一半。青年入住後可節省租金支出,便可儲蓄以作置業、創業或進修之用,各青年機構亦可提供不同課程和培訓,讓青年在此學習。

期望青年宿舍計劃只是政策的起步,政府和各機構能加大力度投入,做到遍地開花。再者,計劃日後可進階發展為具多元特色、集中不同行業的青年居住,例如在九龍東興建創意文化青年宿舍,集中青年在此上班和提供平台交流發展,有助新興產業發展和青年上流。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 2015年1月21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