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主動諮詢 請專家剖析
政改主動諮詢 請專家剖析

本文作者為黃白露

為期兩個月的第二階段政改諮詢已經開始了,其實兩個月一下子便過去了。經過第一階段的諮詢情況,社會仍然擾擾攘攘,泛民表明計劃在表決政改方案後辭職,引發變相公投。泛民的目標在於成為執政黨,對於未能確保成為執政黨的一切障礙,當然未能輕易妥協。可是泛民的目標,並不代表社會大眾的想法,雖然香港年輕一代有理想的政治願景,可是整體社會追求和諧,珍惜穩定環境,仍然願意耐心等待。在這種環境下,政府及其他團體,應該在諮詢方面的工作,起一個帶頭的作用,不但只是組織(Mobilize),還應該促進(Facilitate)。

由於本階段政改已落實到具體的技術層面,政府的宣傳便不應該在告訴市民「第二階段政改諮詢開始了」,而應該分開不同層面,引導討論。例如在提名委員會的構成及產生辦法一項上,可向公眾發問,如「現行選舉委員會4個界別共38個界別分組應否維持不變﹖」「38 個界別分組的分組人數應否有變﹖」對於政治,即使社會上有大型的抗爭運動,但始終為是的一個較為形而上的「理念」,對於具體政治發展及運作,大部份人如果不能說是漠不關心,其實是一知半解。

公民責任論不合時宜

筆者問身邊朋友對第二階段政改諮詢內容的認識,大部份都未能答到,顯示認識有限。然而,如果整個階段的諮詢都在這樣混沌的情況下過去,市民對到時得出來的結果毫無記憶,亦不認為是自己的共識,到時,一旦有情況發生,社會便會輕易放棄這個所謂的「諮詢結果」。 時移世易,「了解諮詢文件是公民責任」這種看法已經不合時宜,被動的諮詢固然就手兼容易,可是到時必定自食其果。筆者建議,政府及各相關團體,應該盡快在宣傳上下手,請來各方政制專家,就是次課題,深入淺出加以剖析,使普羅市民即使不能人人參與討論,起碼知道所處何方、在討論甚麼,了解徵結之所在,理想的甚至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只有市民認同諮詢,作出參與,才會對諮詢結果有歸屬感。

原文轉載自《新報》2015年1月13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