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措施有修正的必要
抗疫措施有修正的必要

疫情在安大略省出現後,已長達十個多月,仍在蔓延,令人感到憂慮,必須積極尋求有效的抗疫措施來解決。當務之急是找出目前所推行措施的漏洞,將其堵塞。

 

封鎖令只在疫情較嚴重的區域推行,三月時曾執行過,但在疫情略為好轉之後就中止,沒有徹底堅持下去。最近確診個案大幅上升,政府在十一月二十三再次執行禁令:禁區內餐廳限制堂食,但可外賣,售賣「非必需品」的商店必須暫停門市部的生意,但可接受網購及電購,負責送貨或由客人在門外自取,家聚不准有外人參加及遵守人數的規限,宗教集會及婚喪喜慶也受到嚴格的監控⋯⋯不勝枚舉。表面看來似乎考慮周全,其實漏洞百出。

 

封鎖令沒有禁止居民由「禁區」前往「非禁區」消費,難保「帶菌者」不會攜帶病毒越境傳播,尤其那些沒有出現病徵的帶菌者,更須嚴防。這個漏洞必須堵塞才可以令封鎖令發揮作用。換言之,封鎖令必須涵蓋整個安大略省,同時封鎖邊境,限制汽車來往。

 

在現行的封鎖令下,禁區內的大型連鎖零售店可以繼續營業,只要貨架上有「必需品」的供應。這個不止是人流的大「缺口」,而且引起眾多販賣「非必需品」的小商戶的投訴。他們認為政府執法不公平,厚此薄彼。為堵塞人流缺口及平息民憤,政府必須從善如流,及時更正錯誤。

 

政府一直以來所推行的措施都是以保護生命為首要任務,未能兼顧經濟受到的損害。其實兩者必須取得平衡才可發揮政府的功能,達到更大的長遠利益。

 

餐廳,零售業及其他服務業並不須全禁,以活動空間及衞生條件作標準,嚴格管制人流,對違規者賦予重罰,其效果可能更理想。這個措施將可達到兩全其美的目標:減少病毒傳播,同時維持了有限度但重要的商業運作,也可減輕政府對受影響商戶及其員工的失業補助。反過來,開放學校給小孩子上課就必須重新檢討。減少接觸及保持社交距離對自由自在習慣了的兒童實在要求過高。確診個案在學校發生已不是新鮮事,這表示開放學校可能是個錯誤的決定。

 

聽聞日本及一些國家在疫情發生後自殺率顯著上升了,相信是封鎖令產生的後遺症。長期「宅家」會影響心理健康,加拿大政府不可掉以輕心。

 

從確診病例及死亡個案的比率來看,長期護老中心似乎是個「重災區」,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資源去改善這些中心的衛生條件,加強監管私營護老院,才可減少病毒的傳播。

 

在疫苗出現之前,增加測試,可根據這些資料追蹤確診者的行蹤,提醒他們必須作出自我隔離的準備,減少社區傳播。這都是積極性的行動,但一直做得不足夠。

 

政府還須加強宣傳的工作,教育市民注重個人衛生,做好防疫工作。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4
好正
2
心心眼
1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