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完的報刊
讀不完的報刊

本文作者為吳康民

我每天要披閱五六份報紙,大部分是本港的,也有內地的。還要看幾份定期刊物,大部分是贈送的,也有一兩份是訂閱的。要看完這些新聞資料,很費勁,也差不多要花半天的時間。

我的閱報,先淘汰不想看的,例如一大疊的廣告、財經新聞、娛樂消息、大部分的副刊。只看新聞,或比較有獨到見解的專欄。

但有一些專欄卻是不看的:那是有立場的表態式的說教,反共反昏了頭的文字。有的專欄,我是看到作者的名字便撇在一旁,特別是有些文字不通的作者。過去有一位現當上議員的女政客,文字不通,也學人寫專欄,被我送入「文章病院」,修理一番,現在已經不敢寫了。

有兩份刊物是我自己訂閱的,特別是北京出版的《炎黃春秋》,我是每期必看。因為其中發表了不少現代政治歷史的材料,都是親歷其境的有分量的人物供稿的,可讀性甚高。例如我的老朋友王健,他早年擔任著名七君子之一沈鈞儒的秘書,在民主黨派中央活動多年。他的夫人張國男,是被國民黨暗殺的李公樸烈士的女兒,也曾是我的學生。她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但頭腦清醒,筆鋒甚健。她應該是早年民主黨派活動中的一本活字典。

本港出版的好幾本定期刊物,承主事者每期都贈閱,盛情可感。可惜因為精力有限,不能期期拜讀,有負盛意了。

這些報刊,已使我十分費神,所以我不敢學青年人再到網上去讀新聞。如有突發事件,經秘書提醒,或需要時要求秘書在網上找尋。

還有大量的藏書。我曾說過,買來的書,有三分之二還沒有看過。友人贈送的書,更是五分之四沒有看過。買書時都是一時衝動,因為我的閱讀興趣是多方面的。文學、歷史、政治,以至傳記、揭秘的書籍都會買回來。但時間有限,又年老力衰,結果多數書籍是束之高閣,連翻都沒有翻過。只是有些辭典,卻是一翻再翻的。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4年12月29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