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為了人道
我是為了人道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一個文豪見到乞丐,文豪丟了一枚硬幣給他。朋友跟他說﹕『你為甚麼要給他錢?他是一名惡名昭彰的遊民!』文豪答﹕『我不是施捨他,我是施捨給人道。』」

四月二十日,四川雅安蘆山縣發生七級地震。天災震動心靈,事後引發連串爭拗卻始料未及,「捐」和「不捐」的爭論擾攘多時,港府決定捐出一億元賑災,原本一宗美事,因日益熾熱的中港矛盾和泛政治化,令義舉被曲解,描寫成「出賣香港」、「朝貢」和「攀龍附鳳」。

人道立場重於政治爭拗

近日,一班香港專業聯盟年輕專業人士告知,他們將於本月二十三日籌備慈善音樂會,希望為雅安籌款,略盡綿力。作為音樂會顧問,我聽了甚感欣慰,亦好奇他們為何堅持在今天這紛擾之時,再次為災民籌款,難道他們不怕「萬箭穿心」,被人批評為「獻媚」嗎?他們的答案清晰自信:「人道立場遠比政治爭拗重要。」

在現今這個「愛國有罪」的年頭,捐款爭議稍稍降溫時,這班年輕專業人士仍決心抵住壓力,只因大家相信「人道」和「仁愛」的心,遠比政治爭拗重要。有反對捐款人士指,內地貪腐嚴重,貿然捐款,善款肯定被官員中飽私囊;筆者對此論調不以為然,內地確有部分官員涉貪,貪腐情況無容置疑,這點連新一屆領導人亦明白,否則國家主席習近平亦不會多次公開表明,要「蒼蠅和老虎」一起打,反貪倡廉的決心可見一斑。

國家發展一日千里,各方面包括軟件和硬件,較多年前已長足進步。地震發生至今,不同中央部門,在國務院領導和協調下,救援表現稱職到位,遠比汶川救災進步,亦得外界肯定;究其原因,是內地對反貪工作雷厲風行,任何人不敢在此時發「國難財」,加上日漸完善的監委機制,讓賑災善款用得其所,免遭僭奪。我們為何因汶川地震數百個災後重建項目中,有三數宗失誤案例,就無限放大,並要叫停捐助?

善心不應被貪腐扼殺

國家的確一天比一天好,就連權威科學雜誌《自然》的社評,亦表揚國家生部門處理H7N9禽流感的表現,這固然值得欣喜。但筆者認為更重要是,市民不應因顧慮內地貪腐,而失去對災民的善心和關愛。有貪,我們要治貪,而非限捐。香港專業人士協助內地賑災,正可將在香港和外國所學,一點一滴帶回內地。工程專業人士可監督施工質量、醫護人員治療災民身心創傷、法律和會計人士亦能運用自身專業協助國家,做好監察,救助災民。

天災當前,捐款賑災是應有之義,筆者希望以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趙煥明的論點作結,讓市民重新思考捐款的重要和需要:「(一)現時災區災民每天起居飲食,日後災後重建,每樣都需要大量資源,需要人力物力和心力。(二)中國十三億五千萬人口,有一億多仍活在貧窮綫下,中國每年都有很多天災,災民就是一夜間變成貧窮。(三)有貪官,也有很多父母官,災區官員很多自己都是災民。國家在成長中,今天的救災標準比五年前,十年前提高了,好了,今天的進步大概是大家過去關心和合作的成果。(四)香港有很多高透明度、管理好、可信任的救援及發展機構,捐助者是有選擇的。所以,我鼓勵你支持做得好的機構,捐錢給他們幫助災民。」我們十分認同宣明會的看法,故音樂會籌得善款也會交由宣明會捐往災區。

政府捐出一億元起了帶頭作用,也可補志願機構善款的不足。只要做好監管,確保不被濫用,我們為何漠視災民需要,硬著心腸拒絕伸出援手?我們「人道」和「關愛」的心又過得去嗎?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13年6月19日

圖:news.cn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