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的路線圖與時間表
泛民的路線圖與時間表

今次社會騷亂持續時間之長,是在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而何時可以了結,已經很難作出樂觀的預計。但短期而言,中文大學和理工大學的兩場激烈對抗,相信是階段性的高潮。11月24日舉行區議會選舉,整個泛民心急於收割政治成果,中大和理大兩場激烈衝突,相信都不在泛民的政治劇本之內,所以他們就算勒不住勇武,也不去全力支援。爆發之後,盡快大事化小,降溫收場。無論如何,泛民自己的政治盤算,最上策是通過未來3次或者4次選舉變天奪權。勇武只是他們政治劇本內的一種手段、一個配角。勇武的行動,是要將政府逼入死角,尤其是令到警隊失去權威和社會的支持。全世界上演的顏色革命,警隊都是第一支要被幹掉的防衛力量!

 

區議會的選舉結果如何,因為選舉的性質特殊,所以很難作一準確預測。選舉前的結果預測,一般都依靠民意調查。除了民意調查本身自己在方法學上的缺陷之外,區議會因為有400多個相對小選區,很難在選區進行民調。以全港民調做推測,又或者大地區的民調去預測小選區的結果,會有很大的誤差。所以真要預測,就只能在400多個選區,逐區根據過去投票紀錄、候選人的地區工作深度來做研判,這涉及龐大的人力和資料,只有在選舉前線的政黨,而且是資源豐沛、有足夠人才的政黨才可以做分析。以上的問題,還只算是技術上的問題,區議會選舉還有一個隱藏的不確定性,就是同時結合了地區服務和上層政治結構選舉的成分。區議會的身分,並沒有在《基本法》列明,在基本法(正文)內,是找不到「區議會」3個字。在基本法第4章第5節,只是用「區域組織」,英文是「DistrictOrganizations」,而且列明為「非政權性」,其職責是「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衛生等服務」。但後來幾次政制發展,因為種種原因,區議會被賦予了基本法沒有列明的權力和責任,不但可以提名或選舉6名立法會議員(佔總數的8.57%),更可以選出117名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委員(佔總數9.75%)。這種上層政治組織的選舉權力,令到本來在基本法刻意規管局限的區域組織,滲入相當的政治成分。而泛民本身過去並不十分重視的地區選舉,亦成為問鼎行政長官兵家必爭之地。而在目前政治異常亢奮的情况之下,今次區議會選舉投票率會比以前大幅度提升,是泛民的政治劇本內重要的一頁。

 

地區服務及政策諮詢以上增添多少政治成因,是今次投票率有多高的決定因素。對泛民而言,先攻下區議會,固然可以爭取更多地區的政治資源,而一舉斬獲117張選舉票,令到泛民陣營,可以在下一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掌握接近500張選舉票,超越所有政治組織陣營,成為第一大玩家。如果可以拉攏到大約持有100票的陣營結盟,那就可以欽點下一屆的行政長官。而在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泛民一樣心存大欲,在未向行政長官寶座攻堅之前,先向立法會過半的目標進發。本來在原先的制度設計之下,泛民要立法會過半,只是夢想,但當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配合之下,再加上適時而來的運氣,泛民立法會過半就成為箭靶中的紅心。如果泛民在月底區議會議席過半,在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前就攻下立法會過半議席,那就算找不到另外100票的搭檔,下一屆的特區政府,也是動彈不得,施政無從!那再多等一屆,泛民就可以攻入禮賓府!

 

對於泛民而言,早已經劃好這個路線圖,至於時間表,就要看時機,等運氣。泛民的戰場在選舉,而「憤怒」,就是泛民,甚至是全世界的在野力量催票的萬應靈丹和特效藥的結合產品。而偏偏在《逃犯條例》修訂過程,政府又每試必中,把社會,尤其是年輕人的憤怒推向極點。有了「憤怒」,泛民就可以在劃好的路線圖上,再註上時間表。2019區議會選舉、2020立法會選舉、2022行政長官選舉,泛民目標就是要連中三元。

 

對於中央而言,泛民這套路線圖和時間表,早就存入檔案夾之中,至於以什麼策略應對,個人作為局外人,當然無從得知。但大原則,卻在四中全會的決定中充分展示,中央對香港是擁有「全面管治權」。不要視「全面管治權」5個字是老生常談,在「全面管治權」之下,泛民的對手不止是3場選舉中的建制派候選人,而最終的對手就是北京中央政府。泛民在躊躇滿志之時,除了在路線圖上標上時間表,最好還寫上哪個「戰場」和誰是「對手」!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9年11月21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8
嬲爆
6
超無奈
10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