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事故指引
無人駕駛事故指引

人工智能逐漸進入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從無人駕駛、醫療保健、環保節能到投資理財,人工智能最擅長數字資訊的理性分析,但人類日常生活卻充滿非理性的決定,我們如何「教育」機器,令人機之間可以合作無間?

 

權威科學期刊《自然》去年底刊載了一個有全球200多萬人回應、題為「機器倫理」的調查,目的是想了解駕駛者遇上事故時的決策,以作為無人駕駛的倫理規範。

 

教導機器衡量人命

 

雖然研發無人駕駛的公司都眾口一詞,指人工智能司機比人類更安全,意外肯定會大幅減少,不過,就在去年3月,美國便發生了Uber無人駕駛汽車撞倒行人致死的事件,令公眾再度關注這種創新科技的安全性以至倫理標準問題。

 

這個目前最大規模的同類網上調查列出了13個情況,每宗都涉及傷亡,例如為了避開一個違規過路的行人,司機會如何反應:在年輕人和長者之間、富豪和窮人之間,誰要失掉生命?司機自己、乘客和路人誰較重要?人多抑或人少的一群要犧牲?

 

結果發現,不論年齡性別,在人和寵物之間,大多數人都認為人命較寵物性命重要,一群人比一個人更應受保護。不過,大家的共識僅止於此。

 

在這個為時18個月、涉及130個國家、每國至少100名回應者的調查中,大致可分為三類反應:第一組以北美及數個有基督教根源的歐洲國家;第二組是有儒家或回教傳統的國家,如日本、印尼、巴基斯坦;第三組是中南美、法國和前法國殖民地。

 

不同文化取態各異

 

面對長者和小孩,第一組比第二組明顯更傾向犧牲長者;而面對不守規矩過馬路的行人,在重視守規的國家如日本和芬蘭,人們傾向撞倒違規的人,但同一情景,在制度不太健全的國家如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卻不會這樣選擇。

 

社會和經濟地位也有影響,面對露宿者和行政人員之間的抉擇,在貧富差距較小的芬蘭對兩者沒有明顯的傾向,但在貧富懸殊的哥倫比亞,人們會傾向犧牲低下階層。除了較重視階層,第三組別對婦女和年輕人較看顧,但行動不便人士卻較不被重視。

 

這個調查對研發無人駕駛的企業有多大指導作用,無人知曉,不過,法律作為倫理道德的延伸,又會如何制訂?今年3月,美國檢控方決定Uber毋須就去年撞死行人一事負責。判決會否被推翻?抑或成為各國未來援引的案例?我們拭目以待。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9月16日


原圖:中新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驚訝
0
幾正
1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