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寸步不讓 策略靈活機動
原則寸步不讓 策略靈活機動

修例風波的暴力螺旋不斷升高,社會瀕臨沉淪自毀。面對反對派的五大訴求,特首林鄭月娥採取靈活機動戰略,繼暫緩後再宣布撤回修例,為重建社會互信、展開政治對話邁開新步。惟反對派拒不「收貨」,即時組織20多項活動,意圖煽惑輿情,製造新爭議。對於堅持暴力、裹脅政治的暴徒,政府務須原則寸步不讓、依法究責嚴懲。

 

暫緩和撤回,政治和法律意涵不一樣,但客觀效果卻都是讓修訂中的法例胎死腹中,拆除社會亂局的主要火藥引,但在反對派操作下,風暴早已變種,火種亦散播到其他範圍,訴求由一變五,並且互相綑綁。際此敏感撕裂、敵意對立的社會氛圍,任何決定或橄欖枝,都難獲一致好評,即時把大火撲熄。

 

撤修例鼓勵與勇武割席

 

由當初標榜的「和理非」、「傷物不傷人」,到今天的堵路毀鐵(路)新常態,暴力不斷升級,暴徒行徑已遠超文明社會的底線,衝擊法治體制的紅線,並且持續煽動社會仇恨,更以「公義」為名,「攬炒」為實,遂行赤裸裸的政治恫嚇、要挾,並為國際力量和「顏色革命」架設舞台。

 

反對派的「違法達義」,不但令香港經濟陷進技術性衰退,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惠譽更代敲警鐘,代香港說不。惠譽是自1995年以來首次下調香港的信貸評級,展望亦由「穩定」轉為「負面」,又警告若情況持續,評級會再被調低,影響各界對本港投資前景的信心。

 

隨着衝擊波由政治法治擴散到經濟民生,止暴制亂成首要任務,政府亦擺出正面的姿態,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

 

正式撤例雖有助長反對派得寸進尺的風險,但只要處理得宜,將對止暴制亂起着立竿見影的作用,亦可望鼓勵「和理非」與「勇武」切割,扭轉輿論劣勢,並且促成各方對話,打破當前困局。

 

反對派轉焦點至警民衝突

 

公眾應知所選擇,究竟要盡快恢復秩序,以和平理性態度進行建設性對話,解決社會的深層次矛盾?抑或為求一己想法,讓暴力持續升級,把民生經濟推下懸崖?

 

其實,修例爭議只是劍指「一國兩制」的博弈棋子,反對派早把輿論焦點轉向警民衝突,以及普選特首和立法會,撤回修例的政治意義非常有限;「勇武派」亦似鐵硬了心,以密集抗爭去回應政府的善意,刻意激化對立衝突,營造敵意氛圍,其矛頭所向,已與修例或對話無關,而在於搞亂香港,癱瘓特區政府,進而奪取特區的管治權,把香港變成一個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

 

在大是大非的原則立場上,政府應寸步不讓,並且呼喚法治秩序,一個暴徒也不放過,給包括「縱暴派」的亂港勢力施加最大壓力,連同輿論布置,合力令其收手,共同採取解決深層次的身份認同、意識形態、公平正義等問題。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9月10日


原圖:中通社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5
嬲爆
0
超無奈
4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