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看香港佔中
外國人看香港佔中

筆者早前獲邀到菲律賓馬尼拉,到亞洲開發銀行主辦的國際論壇發言。會議期間,筆者常被各國與會者追問香港情況,皆因他們從國際傳媒中看到「佔領中環」的種種,亦相信「佔中」甚有機會演變成暴亂,甚至成為「阿拉伯之春」般的「革命」。不少曾經到過香港,並對香港有良好印象的與會者都是本着關切之情向筆者問候,但當中卻有部分菲律賓人明顯是幸災樂禍,巴不得香港遭「佔中」蹂躪和傷害。

各國人士主要詢問的問題都是圍繞着下面三點:

(1)「佔中」會否發生和其後果?

(2)中央政府有否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中答應給予香港普選的承諾?

(3) 提名委員會的一千二百名委員是否全部由中國政府欽點?若然如此,中央政府承諾的普選豈非是「假普選」?

對此,筆者亦一盡「地主之誼」,逐點向他們解釋:

(1) 《中英聯合聲明》根本從來沒有「普選」的承諾或規定,中英雙方在《聲明》中同意,香港的特首是可以由「選舉」或「協商」產生。因此,中央政府並無違反承諾。現時建議的普選,是中央政府在1990頒布的《基本法》中所提出,足證中央政府由始至終都是真心誠意在香港落實普選。《基本法》早清楚說明,特首候選人是要經過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委會所提名,再由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出特首,全國人大常委會現時的選舉提議完全是依法辦事。

(2) 提委會的組成,最主要是要體現「均衡參與」原則,提委會由四大界別組成,以下再設三十八個界別分組,包括全港各階層和各行各業人士。提名委員大都是由所屬界自行選出,可以代表自然行業的精英,中央政府欽點之說實屬無稽。事實上,1997年第一屆的選委會有四百人,到第二屆時已擴展至八百人,其後更增加至一千二百人。再者,現時的建議中,1200人的提委會跟以往的選舉委員會絕不相同,提委會再無「選舉」特首的權利,相反只餘下提名權,必須提名二至三名候選人,再由全港市民一人一票選舉,足以顯示香港民主進程的循序漸進。

(3) 泛民現時反對得最激烈的,是不滿特首參選人要獲得提委會過半數支持才能「出閘」,再交由全港一人一票投票。然而,筆者認為,此建議其實是很合乎民主原則,其目的就是要求參選特首選舉的人士都要得到全港跨界別的廣泛支持,確保有關人士當選後施政可以暢順。

泛民人士反對這個建議,就是知道因為他們往績甚差,曾多次提出激烈政治主張,令他們未能獲得跨界別支持。例如在泛民「票倉」的法律界,泛民支持率一直高企,但在金融界的支持卻屈指可數,試問在此情況下,即使讓他們當選特首,又是否真有能力推動香港金融業持續發展,力保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呢?因此,要求特首得到提委會廣泛性支持是合乎邏輯的。

(4) 泛民因為自己知道不能出閘選特首就寧願原地踏步,這亦是毫無邏輯可言的行為。儘管現時的特首選舉提名程序仍可改進,但姑勿論如何,市民仍然是有權一人一票選擇一個貼近民意的特首,同時亦可以令不受歡迎、漠視民意和民瘼的候選人落選或者連任失敗,市民的權力被擴大,成為真正的「老闆」,難道這還不算是一大進步?

(5) 個別泛民人士在此情況下挑撥市民「佔中」,以癱瘓香港金融中心的手段來迫使人大常委會改變決定,但他們心裏明白,中央絕不可能讓步!筆者相信,香港人是務實的,之前有一百五十萬人站出來簽名反對「佔中」,故此本人有十足信心,「佔中」不會發展成動亂,其他國家的與會者大可放心。

筆者反覆告訴外國的朋友,香港仍然是一個非常和平及安全的城市,要來香港旅遊、公幹、投資,大可放心,不用過於憂慮。然而,筆者必須承認,在向外國朋友解釋的同時,自己的內心同樣十分憤怒。在外國朋友的眼中,香港仍然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城市,但為何有些將「愛與和平」掛在口邊的香港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執意不擇手段破壞香港繁榮和安定。

原文轉載自《成報》2014年10月3日

原圖:www.bastillepost.com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