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公務員培訓提升政府施政效率
充實公務員培訓提升政府施政效率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盧偉國


近日立法會討論了一項議員議案,探討如何改善公務員待遇,提升施政效率。毫無疑問,要妥善落實特區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有賴優質及高效率的公務員隊伍。香港公務員團隊整體上一直盡忠職守,服務廣大市民,大家有目共睹。

 

然而,現代社會瞬息萬變,市民對公共服務的要求和期望亦越來越高,加上近年本港社會政治環境的轉變,公務員的工作壓力亦越來越大。最顯著的例子是,政府的工務工程,近年往往淪為立法會非建制派議員進行「拉布」並與特區政府角力的工具,工務項目的審議遭到嚴重延誤。這些工務工程項目不但涉及土地和房屋的長期供應,也涵蓋交通運輸、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教育、保安等服務範疇,對社會民生的影響至為廣泛。可想而知,議會「拉布戰」將會對政府不同部門的專業職系公務員增加不少工作壓力,除了要對推動落實的項目具備充分認識之外,更要加強同社會各界的溝通,盡力爭取不同持份者和議員支持及通過相關項目。

 

議會「拉布戰」增公務員工作壓力

 

本人作為工程業界在議會的代表,對於相關專業職系公務員與日俱增的工作壓力,感同身受。因此,本人多番向特首和財政司司長陳辭並建議,促請當局正視問題,適時檢討相關政策局及政府部門的專業職系人手是否足夠。

 

我樂於見到,財政司司長表示,公務員編制在本財政年度將增加3,481 個職位,增幅約1.8%。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在回覆本人的質詢時表示,在上述新增的公務員職位中,屬相關政府部門建築及工程專業人員的職位佔272個,佔相關專業職系現有編制的百分比為5.0%,尤其是土木工程拓展署、機電工程署、運輸署、路政署和環境保護署的相關編制增幅高於平均百分比。局長亦表示會因應工程項目的不同階段、發展及情況,為各相關部門安排適當的專業人員,我期待這些措施有助於提升各項工程項目的規劃、落實和監管水平。

 

當然,特區政府除了增加適當公務員的編制和人手,改善公務員的工作環境和待遇之外,更應對症下藥,檢討各級公務員的培訓、晉升等配套安排。

 

應加強創新科技國情認識培訓

 

為了有效落實各項基建發展及工務工程,以及完善公、私營工程的監管和規管,特區政府應盡快全面檢討各相關部門和政策局之間的分工協作系統,增加投放資源,確保有足夠的專業職系編制及人手,並建立更有效的工程監管、成本控制及協調溝通的機制,提升工程管理和施工程序上的「可追溯性」和「風險管理」,以保障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妥善回應社會各界的要求和期望。

 

同時,鑒於公務員團隊將面臨公務員退休的高峰期,為了避免出現優質專業服務的「斷層」,當局應充分重視專業職系的年輕公務員的培養傳承,包括增加長期聘用職位,提供相關資歷的培訓及財政支援,讓他們逐漸承擔高級職能,並建立合理的晉升階梯,以吸引及挽留人才,充實香港專業職系公務員的人才庫,務求有政策、有規劃、有人才、有資源,落實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良好管治,加強公務員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行政長官在《2018 年施政報告》中提到,將會成立公務員培訓諮詢委員會,並已在觀塘選址興建公務員學院。我希望前期的規劃和籌備工作可以盡快完成,適時向立法會提交撥款申請,使該學院可如期於2026年啟用。不過,公務員的培訓內容,應該與時俱進,及早更新:首先,為了加快推動本港智慧城市和電子政務的發展,當局應加強培訓公務員發揮創意和善用創新科技,並推動各部門落實創新科技的應用和研發。同時,應加強公務員的溝通技巧培訓,包括模擬傳媒應對、模擬議會會議應對以及危機應急處理等。

 

有非建制派議員要求當局「取消現行要求公務員參加國情班的安排」,經民聯極不認同。恰恰相反,我們認為當局應加強公務員團隊對「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及國情的認識,以充分了解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和定位。香港未來的出路是在於積極參與區域發展,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優勢,及時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9年6月8日


原圖:文匯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