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需提方案 解決貧富懸殊
港府需提方案 解決貧富懸殊

最近,我看了《南華早報》兩篇文章,分別是葉劉淑儀所寫的「The roots of our rage 」,另一篇是寒竹的「Tearing the fabric」,均是討論香港現時遇到的問題。

葉劉淑儀在文章提到,威脅到我們到人身安全的暴力行為似乎仍然乎微不足道,但事實上,暴力的氣氛正慢慢形成,損害香港社會的文明及穩定。在立法會中,暴力以不負責任的拉布形式呈現,在行政長官選舉安排上的過激主張,向官員謾罵侮辱,種種的暴力行為不禁令人反思:

「香港到底什麼地方出了錯」?

儘管香港與內地的經貿聯繫愈來愈緊密,但仍有人對北京持反對態度,葉劉淑儀指出,財富差距以及日益擴大的收入不平等,已令本港的貧富懸殊堅尼系數不斷攀升,甚至達到近年的高位。

中港矛盾樓價租金升

由於全球化的影響,以及本地製造業轉移收窄產業類型,大量跟製造業相關的工作機會和技能隨之消失,香港經濟變成以服務業為主導,資金從內地流入,推高樓價,年輕人的置業希望愈來愈渺茫,樓價高企也排擠了其他經濟活動。此外,來自富裕家庭與基層家庭的學生,他們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兩極化差異,局限了基層向社會上層流動的範圍。香港特首的選舉產生方式是否代表市民意願,也掀起激烈的辯論,也讓民眾分成兩派。

寒竹的文章則認為,所謂的「中港矛盾」其實是有人為了轉移香港社會內部衝突而製造出來的,在全球化和大企業主導下,令收入差距擴大和社會不平等問題深化,當低收入群體、大企業不斷擴大時,中產就開始消失。

旅遊業對香港維持低失業率確有顯著作用,不過,2012年旅遊業為香港GDP 帶來的貢獻其實只有1.3%,相關工種都是低層職位,地產商和經營者才是最大得益者。普通市民的實際收入水平一直下降,大學畢業生現在薪酬水平跟10 年前相若,但同期樓價和租金卻大幅升,地產巨企累積大量財富,這種鮮明對比引起社會強烈的不滿情緒。

寒竹寫道,中央允許香港由港英時代港督獨攬大權,過渡至現時更民主的制度,根據《基本法》,香港特首的權力和立法會的組成與過去有別。在回歸前,港督擁所有權力,但是現在的特區政府其行政部門權力已經被大大削。經濟邊緣化政治運動激化矛盾

特區政府需要經濟改革,以解決全球化下的經濟邊緣化問題,同時需通過政治改革,設計一個再分配機制針對社會的不公義現象。不過,香港不需要政治運動去激化內部矛盾,或者採取背向中央、破壞法制和經濟、煽動內亂和分裂社會的任何舉動。

我認為,作者指出導致香港目前問題的諸多因素,有些重要的因素沒有提及,但更為重要的,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香港政府需要拿出可行及有效的方案來解決問題,同時要考慮可否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將其意願強加給其他人,而在很多問題上,政府、特首及各級官員是否持同樣的觀點,並且願意推動改革,也是問題之一,這方面的看法,我會留待下一篇文章再分享。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4年7月31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