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黃金歲月抑為求果腹
延續黃金歲月抑為求果腹
香港連續3年成為全球人均最長壽地區,但在鼓掌之餘,更為人口老化衍生的「社會包袱」逐步浮現而憂戚。促進「少老就業」是當局近年力推的其中一個解決方案,但在幾乎全民就業,失業率創20年新低之際,已經辛勤半生,理應安享清福的長者,就業率快速提升,情況非常弔詭,亦引發省思。
戰後「嬰兒潮」世代,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步屆退,但不少仍繼續堅持,甚至不惜減薪降職,是不甘還是不能退休呢?有機構研究發現,本港65歲或以上長者的勞動人口由2011年起飆升,迄今累積已約一倍,今年初更增佔總勞動人口比例的11.9%,亦即過去7年的年均增幅達0.8%,遠高於政府預算的0.2%。
其實,從大廈保安和外判清潔、茶餐廳洗碗工和送外賣、的士和小巴司機、社企和社團義工,以致企業和上市集團的高管人員,大家對「銀齡業者」都習以為常。每人的故事不同,既有基層的僅為餬口,也有富豪不放心交棒或但求延續自己的黃金歲月。當中的心態、能力和企圖都南轅北轍,折射出不同社會影像,有樂更有悲,因而令按政策劃線的屆齡退休成為死政策,只有能讓長者樂享晚晴者才是活道理。
退與不退,全屬個人選擇,不容外人置喙;但長者照顧,並讓他們有尊嚴地豐裕人生,不致淪為日本式的「下流老人」,亦即是指長者不獲社福保障、退休後陷入貧窮的現象成為困擾社會的問題,則是政府和全體社會的共同責任。
在這方面,政府確曾下了不少工夫,但對仍要張羅生活,甚至深陷「靠父幹」、「啃老族」包袱,或退休保障薄弱的長者,愈長壽、生活擔子愈大;現時偏重於老人社區中心、安老服務和院舍的政策和資源分配,貼題嗎?能幫助他們借就業求安老嗎?
根據政府的《2016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顯示,活在貧窮線下的長者達31萬人,佔貧窮人口的三成。而統計處的《2016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長者》,從按職業劃分的長者工作人口看,只有約18%的長者工作人口是管理層或專業人員,但卻分別有32%和18%的長者從事非技術和相對低技術的行業,亦即是他們退而不休、屈就低薪職位,在目前沒有老有所養的無奈下,不是為興趣而是為養老和養家,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有建議指僱主應選擇彈性工作時間及再培訓等工作形式,挽留及招聘年長員工。但須指出,除非個別需要嚴格體力要求的工種行業,否則「少老一族」的競爭優勢不會減退,若在屆退之齡就要投閒置散或轉職減薪,則是對人力資源的重大浪費,政府應帶頭作出一些指示和示範。
原文轉載自7月28日《信報》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