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生活不宜倒退檢討公屋加租機制
基層生活不宜倒退檢討公屋加租機制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郭偉强

按現行法例,房署公屋租金每兩年調整一次,而調整幅度,是在兩年期間,每月抽出二千戶作調查對象計算平均入息(當中的綜援戶、富戶會被篩走),再和上一次的數字對比。由於每次調整的幅度上限為10%,因此已連續第四次加足10%。雖然每年平均僅加5%,相比私樓瘋狂加租似乎小巫見大巫,但大家不應忘記,香港的「癲價」樓市,縱使居屋以折扣發售,仍然是超出了很多家庭的負擔。
同理,私樓租金的失控,不應直接和公屋加租作對比,否則除了衍生分化效果,也變相把失衡的樓宇市場合理化。設法增加公屋供應,讓更多人入住公屋,以及以租務管制抑制私樓租金的失控情況,才是良策。
設法增加公屋供應
公屋政策目標,是為不能負擔租住私樓的市民提供住屋。實情是香港百物騰貴,雖然數字上公屋租金佔家庭入息維持在一成水平,但今天衣、食、行的消費增幅,都比收入增幅大,即是被通脹蠶食了。以前住屋不能慳,只好收緊其他消費,然而今天,食難慳、交通難慳、教育難慳,更分分鐘超出預算,為何政府在庫房水浸之時,不可讓部分市民過好一點?若公屋加租只講數字,而不提住戶的實際生活水平,是說不過去的。因此,工聯會認為應檢討公屋租金的調整機制,包括扣除通脹,計算住戶的實質收入增長率,避免公屋住戶的生活水平倒退。
香港2016年堅尼系數達0.539,撇除稅項及福利轉移後仍高達0.473,超過0.4的警戒線,對社會安穩構成危害。租住不適切住屋的家庭生活必然倒退,若連社會基層核心的公屋住戶生活也大倒退,恐怕貧富懸殊的局面更難解決。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8年7月13日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