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組戳破迷思 發展理性看數
土地組戳破迷思 發展理性看數
一個公民社會,「包容」是最重要元素,因為世上無永恒的絕對真理(No one has a monopoly on truth)。凝聚共識要靠客觀數據、理性討論之餘,即使別人意見與自己不同,也會尊重別人的理性結論與人性化的要求。亦因此,愈來愈少人盲目跟從教條(dogma)行事,一成不變。例如,可能比意大利「更天主教」的愛爾蘭,繼2015年公投讓同性婚姻合法化,上月亦公投通過墮胎合法化,完美示範沒有東西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盲從教條 影響民生窒礙建屋
不幸的是,香港反而仍有很多人因保護小眾而不顧大眾利益,繼續「信奉教條」,令經濟民生發展受阻:當建築工人平均年齡近50歲、長者院舍護理人手嚴重短缺、醫護人員工作量爆煲,各自的工會組織卻仍堅持不能輸入海外勞動力;又例如,土地房屋不足,卻仍有人堅持海不能填海、郊野公園不能碰、我家前這個景觀不能改!
結果是,在香港興建房屋愈來愈慢、建築成本冠絕全球;房屋短缺下樓價急升,近日甚至有專家指樓市將由「升到你唔信」變成「升到你迷信」;醫療體系壓力爆煲,公立醫院內科新症輪候時間由5年前的31星期大增至57星期,以至近日出現「癌症病人蜷縮睡於洗手盆下」這種聞者心酸的報道!
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進入第二個月,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亦剛推出了網上問卷。坊間有聲音非議是次公眾參與,認為大辯論沒有意義,是「政府製造民意」云云。筆者並不同意。
住宅空置無高估 二手空置新低
作為一個深信客觀、高質資訊能令世界變好的分析員,筆者要先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致敬,並認為小組已為730萬港人在土地供應議題上,提供大量客觀有力、極具透明度的數據。只要大家不戴有色眼鏡、放下包袱,小組的工作成果,理應能作出以香港老中青三代長遠福祉為依歸的正確決定。正如小組主席黃遠輝所述,他見過一對新界北的老夫婦,雖然兒女成材,都是專業人士,但她們仍受房屋問題困擾,老人家為下一代設想,幾乎支持所有能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
行文至此,筆者不禁想起首任特首董建華先生。據報載,他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將倡議把「東大嶼都會」的填海面積由政府提議的1,000公頃增加至2,000公頃。筆者支持並鼓勵公眾多理性討論和接納填海這個香港過去百多年增加土地供應的最有效途徑之餘,亦不禁感歎:董先生年逾八旬,仍每天憂國憂港憂民,實在難能可貴。又如前特首梁振英所言,若當年社會「從理不從眾」、「聽意見、講事實」,不是只「講感覺」,堅持董先生的「8萬5建屋計劃」,相信房屋問題今天不會存在。筆者只望港人在是次大辯論中,有同樣的視野和胸襟,為香港凝聚共識,作正確決定。
筆者認為,是次公眾參與對社會討論有幾大好處,首先是幫社會打破不少已爭議幾年的迷思:
1.有人指不用多建屋,因為現時單位比住戶多:但由特首的公開回應,到智庫如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結果,都已清楚指出本港根本沒有所謂20多萬個住宅單位空置,反而差估署的數字顯示,二手住宅市場的空置率跌至2.3%,創自1994年以來的新低!
2.又有人指政府會估錯人口,土地需求或沒那麼大:他們指若全面落實「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發展區等土地供應項目後,香港可容納800萬人口,但按統計處推算,本港人口將於2044年達822萬後見頂回落,因此是高估需求,甚至以此推論「土地供應是個偽命題」云云。
人口將回落 仍須拓居住空間
但若大家人性化地考量,即使完成上述土地發展項目令我城能容納800萬人,相比今天730萬人口,只是多了10%。換言之,就算人口以後永遠停留在730萬不再增長,只要每人要多10%的空間,土地需求其實和800萬人口、但仍用現時很小的空間一樣。但過去幾十年隨着社會經濟的進步和改變,我們人均需要的空間肯定與日俱增,而遠不止10%。大家不妨在家中走一圈:早年的霓虹電視機熒幕只有21吋,今天40吋的型號比比皆是;30年前「大哥大」可能是身份象徵,但今天不少家庭每名成員都有一部電腦之餘,隨時還有幾部手提電話或平板電腦;以前家中可能有衣櫃就夠,但現在卻有「步入式衣帽間」(walk-in wardrobe);以前廚房可能一個爐頭加一隻鑊就夠,今天除了微波爐,還要焗爐、蒸爐、多士爐、豆漿機、咖啡機、攪拌機等林林總總的煮食用具……
棕地未補短缺 需研填海郊園
更重要的是,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65歲以上長者將由今天的120萬人,倍增至2036年(即18年後)的近240萬人!這些長者中難免有人不良於行,隨了需要電動輪椅,室內的移動空間也需要更大,例如較闊的走廊、較寬敞的洗手間等。由此而來的人均空間需求,肯定不止10%!
再講,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70平方呎,深圳卻是270平方呎,比香港高6成。港深兩城只一河之隔,經濟規模亦差不多,港人對生活的追求理應不會比深圳低很多。這170平方呎面積不可能是「自願滿足」於此數,而肯定是被「遏抑」(suppressed)的需求!換個角度看,若香港土地如深圳般充裕,以香港高很多的收入,我們人均當然最小需要多6成的生活面積,追上深圳水平。這便相等於需要以今天標準計——即因缺地令人均空間「被迫」減少——約1,200萬人口(730萬X 1.6)的土地!因此,即使土地容量只增加至800萬人,也遠不足夠!
3.又例如,有組織一直倡議「棕地優先」﹕他們甚至指既然政府估算香港未來30年的土地短缺只是1,200公頃,只需完全發展1,300公頃棕地,便根本不用填海、發展綠化地帶等。但事實上,正如專責小組的諮詢文件清楚指出,有540公頃已納入現正推展的新發展區內;餘下的760公頃棕地,由於要預留土地興建多層大廈安置棕地營運作業,如停車場、回收場、倉庫等,估計最多只能釋放三分二土地作其他發展,即約500公頃(760 X 2/3)。即使加上社會熱議的粉嶺高球場的170公頃,最多也只能填補1,200公頃缺口的一半!
公屋私有化遷大灣區 救近火
更重要的是,這1,200公頃的短缺不是平均地出現,而是其中的800多公頃將在未來8年(及至2026年)出現。而即使18個土地供應選項的4個短中期選項全數落實,未來8年仍要面對400公頃的土地短缺!亦因此,筆者才一直倡議包括公屋私有化、大灣區內地城市等方案,以應對燃眉之急。
作為一位分析員,筆者明白數據(data)和資訊(information)的分別。當數據足以改變人的行為和決定,才是有用的資訊。專責小組提供了大量極高價值的資訊,只要大家沒有主觀意願及私利考慮,真心為大眾的急切需要着想,要選擇的方案其實絕對黑白清楚、明顯不過。真正的考驗是到底香港人能否人性化、將心比己地放下成見,不侮辱別人、不沉迷於陰謀論地作出抉擇取捨。如此一來,我們才不至於淹沒於民粹浪潮——正如選出反口覆舌總統的美國、「脫歐」的英國、讓極端政黨上台的意大利等——而是真正以實證為本、理性討論、包容尊重,足令世界稱羨的公民社會!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2018年6月15日
原圖:政府新聞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