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糾紛最好以談判化解
貿易糾紛最好以談判化解

由於地球上的資源分配不均,互補所需是最合符邏輯的解決方法。比方說,中東盛產石油,而且供過於求;歐洲工業及農業發達,但缺乏所需的石油;中東國家便以石油換取歐洲的工業製成品和糧食,這樣歐洲國家才能維持他們工廠的運作。環球貿易便起源於此,發展至今,互相依賴的程度已愈來愈深。

中、美貿易也是基於各取所需而開始的。中國以廉價勞工為美國生產大量消費品,美國則向中國輸出高科技產品作為交換。去年(2016)貿易總額竟達到5,782億美元之巨,其中美國輸入4,626億,而輸出僅有1,156億,形成龐大的貿易差額,而且愈來愈嚴重。美國開始感到吃不消,竭力尋求解決方案,爭拗因此而起。

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初期,美國人看準中國大量的廉價勞工,認為可供利用,便將人工密集及較低檔次的消費品轉往中國生產,並提供技術支援。中國人求之不得,縱使利潤低微也不會拒絕任何從美國發來的訂單。據業內者分析,中國產品在美國的零售價與生產成本相差很遠,美國商人可從中牟取厚利。由於有利可圖,美國購買中國產品愈來愈多,像「沃爾瑪」一類大型零售商便應運而生,從中國大量輸入以滿足市場的需求。中國工人以「血汗」及承受環境污染作為代價,賺取美國人的金錢。當年「一窮二白」的中國却甘之如飴。除此之外,中國將大量輸出的收入,購買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中國成為美國第二大債主,賺取比通漲略高的利息,但必須承擔美元貶值之風險。

美國消費者受惠於中國產品的低價,保持他們的生活水平。中、美貿易在「互利互惠」的條件下延續多年,相安無事,直至美國猛然醒覺貿易逆差的嚴重性,必須迅速解決。特朗普總統主張向中國輸入的物品增加稅收作為手段,但遭到中國反對並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在互不相讓的對立下,如何化解矛盾,將是個巨大的挑戰。

其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中國一直以來都以廉價勞工爭取市場,依賴外來的生產技術與營銷手法,忽視創立自己的「品牌」。就以家電產品為例,中國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一個被環球消費者認識的品牌,比不上南韓家傳户曉的Samsung(三星牌)。在這個困局被打破之前,中國是走不出「世界工厰」的卑微地位的。中國在2015年推出的「中國製造2025」便是針對這個弱點而設,美國視之將會威脅美國的領先地位,因此先發制人。

中國一向以「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釐定其關稅制度,向輸入賦予重税來保護本土工業。就以汽車進出口為例,美國汽車輸往中國必須繳付25%入口稅,而中國汽車輸往美國則只需繳納2.5%入口稅。美國之所以願意接受這個不對等的稅率,是基於中國生產的汽車沒有競爭力。時移世易,中國的技術水平已大為改善,在很多領域都能趕得上國際標準,甚至超越。中國的「高鐵」運輸系統及「華為」智能手機便是其中突出的兩項,已跨出國門進入世界市場。

鑑於美國的反對,中國也應從善如流,將門户打開,給予美國平等機會改善其貿易逆差,並可爭取其他國家的支持。如果美國仍不能縮減入超的數額,便不可再怨天尤人了。眾所周知,美國產品已失去過往之美譽。他們曾經一度雄霸汽車市場,成為「汽車王國」,但這個地位却逐漸被日本及歐洲出產的汽車所取代。今非昔比,「美國製造」已非品質的保證。

中、美貿易逆差的形成,是由於美國過分依賴中國的廉價勞工,中止在本土生產,以輸入滿足市場的需求,維持生活水平,穩定物價。但這個如意算盤愈來愈不可靠,只管消費,不事生產,終會債台高築,失去主導的地位。中國對此亦難逃其責,因為集中向美國輸出,猶如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裡,犯上沒有將風險分散的錯誤。而且只要美國仍是中國的最大買家,中國便會投鼠忌器,不會與「米飯班主」站台對着幹。這是做生意的常識,中國不可背道而馳。和美國談判似乎是無可避免的選擇,中國應慎重考慮及作出適當的部署。


原圖:大公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