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民主監督才是泛民的出路
優質民主監督才是泛民的出路

稍為留意香港近日政局發展的朋友,相信都會用「引以為憂」這四個字來形容。在議會之內,由過去只是舌劍唇槍,針鋒相對,發展到事無大小,都利用當年以君子之爭為基礎而設定的會議常規中的漏洞和空子來玩拉布遊戲,甚至在行政長官答問大會還未開始時就全體抗議離場,臨走之前還擲出一隻玻璃水杯,水花四濺之餘,還有遍地玻璃碎片。走到議會之外,用以身試法為鬥爭手段的佔領中環行動在七一遊行時先行預習,之前再用一個全民公投來做辣招催谷,希望有破紀錄的遊行人數來為佔中壓場助威。

政改落幕前尖銳鬥爭不斷

這些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對立,當然是其來有自。過去在選舉年頭,建制和泛民的對抗張力都會升到高點,而今次政治風暴形成的背景,當然是有關2017 年行政長官普選的政制改革。無論是議會之內,還是街頭之中,都是這個被中央政府定性為管治權之爭的政改所觸發和折射出來,在政改落幕之前,這種尖銳鬥爭,還是會一幕一幕上演。

今次的鬥爭,比過去任何一次都激烈,北京定性為管治權之爭,自然不會含混其辭。當泛民主派正在以背城借一的心態,把催谷遊行人數的新招舊式全部用上時,他們突然像當年冒險到美洲新大陸的移民捉到一隻大火雞一樣,中央政府在6月初發表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當泛民以為這是催谷遊行人數的及時雨時,又有沒有奇怪中央政府為何在此時此刻送上大禮?在過去10年,每逢到了5、6月,中央和特區政府都會避免政治敏感議題,甚至爭議較大的政策,一律以和為貴,但偏偏今年就在最敏感的時刻發表白皮書,泛民只要細心一想,不難理出頭緒。中央政府面對香港的管治權爭奪,既視為核心利益,也視為底線原則。當反對派以違法行為去威脅中央政府時,北京別無選擇,只能用上鄧小平在中英談判時用上的五字心法——勇敢地面對。

泛民擺下豪賭局贏家只一個

早在去年戴耀廷等人提出這種所謂「倒迫」的威脅手段時,個人已經在本欄提出警告,對北京中央政府施以赤裸裸的公開威嚇,不但不會奏效,更會適得其反,最終只會斷送2017年的普選,但發起人已經墮入自己一手做出來的思維陷阱,以為中央對港的基本心態是怕亂,以搞亂來倒迫正是無往而不利的武器,但當北京不是退縮迴避,而是勇敢面對時,那就進入正面交鋒的局面。

香港電影界曾在10多年前掀起一陣賭桌熱,賭神賭聖賭俠的電影一大堆,所以香港市民對那種以百萬千萬籌碼現金向賭桌中間推去的豪情膽識並不陌生,泛民正是擺下這個豪賭之局。但這種賭局,其遊戲規則是勝者全取,贏家只有一個,要是賭神搞定賭聖,要是賭聖殺敗賭神,沒有兩全其美,皆大歡喜的終局。所以泛民向北京中央政府下戰書時,他們要想的問題有一大堆,他們贏面有幾大?本錢有多少?終局會如何?輸了會怎樣?

香港700萬市民,不是這場賭局的旁觀者,也不是賭神賭聖電影的觀眾,而是成為佔領中環發起人手上的籌碼。

本欄過去一直強調,泛民必須解決他們和北京的矛盾關係,合作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但在合作的有利條件形成之前,泛民最佳的角色,就是九倉主席吳光正先生日前所言,做一個優質的民主監督者。透過優質民主監督,去提升特區政府的管治素質,讓700萬香港市民受惠,而不是用激烈鬥爭手法去「癱瘓」特區政府施政,以此來威脅北京政府交出管治權。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4年7月8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