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分享白內障手術的經驗
與你分享白內障手術的經驗

八年前我做了白內障手術,曾將經驗寫下來與同齡的親友分享,也在報章及網上發表,希望對患有這種眼疾和準備接受治療的病者有所幫助。

 

當年手術費用全部由政府支付,我聽取醫生的意見,接受最先進IOL Master laser interferometry鐳射技術作手術前之眼球測試,以增加準確性,額外多付了二百元。若接受傳統方法測試,費用仍會由OHIP計劃支付。

 

醫生沒有向我介紹任何特別的人造晶體(Cataract intraocular lenses),也沒有向我推薦任何「度身訂造,高性能」的產品,以減少老花及散光的毛病。當我提到其他病人曾選用「超薄」及較「軟性」的人造晶體時,他說沒有任何依據証明這類晶體比普通(standard)晶體好,並主張我將錢省下來作其他用途。我當然言聽計從,省了一大筆。

 

手術前和手術後我都按照醫生指示用三種不同眼藥水(Voltaren 2.5 ml, Vigamox 3ml, Maxidex 5ml)滴眼,每天四次,可止痛,消炎及防腫。各種眼藥水都必須自付,因為醫療計劃並不包括這些費用。這些支出有限,三幾百元便足够。

 

手術先由我的右眼開始,兩個星期後才輪到左眼。兩次都進行得很順利。兩天之後便感覺視力有明顯改善,以前看東西糢糊不清,如今却一目了然,世界變得七彩繽紛。喜悅之情,難以筆墨形容,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手術前我必須帶深度近視的眼鏡才可走路、開車、寫字、讀書,看電視;手術後仍須帶老花眼鏡才可在近距離看清楚較細微的東西和讀書寫字;但開車,打高爾夫球和網球都不必依賴任何輔助視力的眼鏡,在強烈陽光下運動只要帶上一副平光遮陽眼鏡便可。這個轉變帶來很多方便,是我怎樣也意想不到的。我的醫生很有醫德,可惜他已退休。

 

醫學雖然進步了,但白內障手術仍存在約3%的風險。有些病人接受這種手術都不是順利過關的,有可能因手術出錯,手術後調理不善,或因其他疾病引起不良後遺。由於這些不可預測之因素,我老伴一直猶豫不決,直到視力嚴重衰退才下決心去接受這項手術。雖然如此,她仍不斷向朋友查詢醫生的資歷、經驗及在醫學界的聲譽,也上網尋找資料,以增加對這項手術的了解。

 

經朋支推薦,負責手術的醫生資歷較深及經驗豐富,老伴因此感到放心。首次見醫生時便診斷她患上眼乾症(Dry Eye),建議她接受一項簡單手術,可將淚道塞除去,減少淚水排出,使眼睛長期受到淚水濕潤。費用為260元。老伴感覺手術後沒有產生明顯的效果。

 

在接受白內障手術之前,病人可選擇在醫生的醫務所測試眼睛,但需額外支付一千元的費用,她也可選擇到公立醫院去接受這項準備工作,費用全免。為節省時間,老伴決定在醫務所驗眼。

 

付費得到的好處是,測試項目包括六大類:Corneal Tomography, IOL Master Measurement, Corneal Topography, Lenstar Measurement, Wavefront Analysis 及 ISA Technical Validation. 至於實際作用是什麼,也沒有向我們詳細解釋。

 

除此之外,醫生也向病人介紹三種選擇:第一種普通人工晶體,第二種先進科技全套(ISA-TP-Option 2)老花和優化混含視矯正法,第三種不適宜我們的需要所以語焉不詳。第一種選擇的手術費及晶體全部由政府支付,第二種選擇的額外費用是5,000元,據說醫生可為病人「度身訂造」在手術後能保留不同深度的近視、老花及散光。看來很值得考慮,但當你知道到此為止没有任何方法能夠把老花完全除去,散光毛病也只能解決到70%的極限時,你是否仍願意多付五千元呢?老伴最終選擇第一種,看來明智。

 

右眼的白內障手術安排在二月七日在一家醫院(Bronson Hospital)進行,然後在二月二十三日輪到做左眼的手術,時間配合得很好,手術也進行得很順利。她現正處於康復期,如無意外,三個月後便可出門遠行。

 

以上是我倆的經歷,記下來與感興趣者分享。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