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不足 禍及整體經濟
土地供應不足 禍及整體經濟

關於房屋政策,新加坡是值得借鑑的例子,我自1980年代已細心觀察當地的房地產發展,新加坡的政府組屋為逾七成居民提供住房,人均居住空間較香港的公屋大五成至一倍。

星洲每10 年有新土地供應

新加坡每隔10 年左右就會有新土地供應,當中很多組屋用地都是從農地和種植園改變用途而來,以「SuntecCity」為例,當用盡土地後,近年就沿船塢填海,興建濱海灣,裏面包括商業區、賭場,甚至有熱帶雨林公園,令市民及遊客可享受美景及新設施。

於過去15 至20 年,我已數不清新加坡興建了多少間五星級酒店,然而香港在1997 年後只多增一間,期內還有兩間被拆卸。寫字樓方面,繼國際金融中心(IFC)落成後,除了西九龍的環球貿易廣場(ICC)外,核心區也沒有大型的新寫字樓供應了。

港商廈租金高企趕走企業

新加坡寫字樓的租金一直刻意維持低水平,因為供應不絕,反觀香港的寫字樓租金猶如火箭般衝升,很多國際企業考慮到成本因素而遷離本港,亦有環球及內地企業因租不到合適的寫字樓,最終放棄在港設立地區辦事處,很多就業機會就此流失。

我們缺乏新商業區,中環、銅鑼灣和尖沙嘴實在難以應付大量內地遊客,酒店房間供應緊張,房租高昂,令其他國家的遊客及公幹人士卻步或縮短停留時間,因此必須對自由行加以限制。

話說回來,我理解將軍澳居民反對擴建堆填區的理由,是因堆填區臭味四溢,不但影響空氣質素,更可能損害健康,但我相信總有辦法解決,例如興建垃圾焚化爐,如台灣有五成的固體廢物被焚燒,解決大部分的垃圾處理問題,該焚化爐不會排放廢氣及臭味,環境乾淨,焚化爐附近更有旋轉餐廳,此外,垃圾燃燒所產生的熱能,更為公共泳池提供暖水。

建焚化爐解決堆填區問題

不過,香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興建焚化爐,如果不興建焚化爐,要處理垃圾,不可能單靠社區源頭減廢,唯一的出路只有擴大垃圾堆填區。

政府於計劃回收土地、改變用途時,需要考慮改變所帶來的負面生態影響,不過,若站在滿足社會發展和房屋需求的角度,就不可能只堅持一種觀點不願接受,不作妥協,亦不可能對每個人或環境只有益而無害。而香港極需要土地發展,政府承諾在10 年內提供47 萬個住宅單位,我不知道是否足夠,因為內地人移民來港居住及工作的實際數字難以預測。

香港已是全球樓價最高的地方之一,如果繼續限制土地供應,很快將只能容納富裕人士,而中低收入階層,甚至專業人士都將難以負擔高昂的樓價,生活環境日漸擠迫及惡化,我們下一代亦只能忍受和適應。所以,我們必須接受現實,平衡各方利益,不應迴避香港正面臨的嚴峻處境。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4年6月19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