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顯膽怯 共需勇氣
獨顯膽怯 共需勇氣

中共召開十九大會議,不論香港的紅黃藍陣營、各國政府以至中外媒體,都視作矚目大事。批評也好,爭議也罷,無可否認,國家正在以積極正面的姿態迎入一個新時代。在這新時代中,國家富強是緯,合作共生是經。

反觀香港反對派人士,依然在泥沼中掙扎,兩邊不着岸。既不能名正言順的反對,又不敢大方地接受國家的好意和支持,只好拚命在字裏行間找碴,聽到習近平一句「全面管治權」,便像在路上拾到金子般發瘋。中央政府不能管治地方政府是哪樣邏輯?去問問忙着在大學校園掛「香港獨立」橫幅的學生,搞獨立分裂國家也不管,中央政府還可以管什麼?如此格局和心靈,能不令人警惕和擔心。

堅持「一國兩制」以至港澳政策措施,固然是港人關注十九大工作報告的重點。當環球目光投放在中國國力發展和人事布局之際,港人還可以從報告堅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閃亮點中,得到一丁兒啟示。「共生」與「共存」的概念貫穿整份報告,不僅是對於環境、人類與自然、周邊國家關係、以至港澳政策,皆是「命運與共」、「互利共贏」。

「共」是國家乃至全球發展的大趨勢。地緣政治固然講求合作共濟,即使在較軟性的民生和環保議題上,也離不開合作和共同發展。在大灣區,香港要麼參加「九+二」合作,共榮共存;要麼建牆自綁,做邊緣城市好了。

香港與內地商貿交流不說,也撇開開埠以來已存在飲水吃肉等問題,香港不少有毒的廢料都要運內地處理;早前內地收緊政策,導致香港廢紙回收業大受影響,街上撿拾紙皮的老人家都受牽連,可見兩地唇齒相依。把無限精力奉獻給指摘、反對和政治虛耗的人士,如果可以多想想「共生」的概念,對於香港和國家當是最大的福祉,港人合十禮敬。

香港人不是無知,只是社會上也少不了一班叫嚷「獨」的人,但愈是叫得響亮,愈顯得背後蒼白無力的膽怯。因為膽怯,拒絕主流民意支援的高鐵「一地兩檢」,甚至以「割地」、「跨境執法」等煽情口號,引起各種不切實際的討論。

「國民教育」又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國教何罪?了解國家歷史和發展,了解地方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他國國民歡喜還來不及,怎會把國民教育視作撒旦,還要到外國找人驅魔?一味的抹黑,究竟是害怕「洗腦」,還是害怕走進和接觸已優於自己的國家?或天真以為,到死不相往來,就能「獨」善其身?

共生需要勇氣,也是氣量;獨存是容易的選擇,卻是糖衣毒藥,吃了一死了之就是。針對反對派的小打小鬧,國家已顯示寬宏的善意,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到「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國家以兩岸為「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血濃於水的一家人」。香港人,可有勇氣去承擔這責任?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7年10月27日

原圖:中新社、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