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民調大不同
特首選舉民調大不同

特首選舉臨近,2015年的政改方案被否決,對於沒能參與這次選舉的市民而言,選戰期間,似乎最有參與感的一件事,就是所「選舉民調」。不知各位有沒有在這幾個月,收到一些有關特首選舉調查的電話,如果有收到,大家會如何思考及回答哪些問題?

無論是否收到,我們都可從媒體中看到「不同」的民調結果。這裏特別要點出的「不同」,是想提醒大家,這些雖然都叫「民調」,但若認真地看,卻會發現不同的民調,有不同的問題設計,而不同的設計,也可帶來不同的效果。

第一種不同是「分開候選人,逐個去問市民是否支持」,或是「將幾個候選人放在一起,以三選一的形式去問」。

前者的效果,是避開將三名候選人同場比較,以免形象或取態相近的候選人,互相削弱對方的支持度。以現實為例,可以說是避免胡國興瓜分曾俊華的「支持」度,有助拉高曾俊華的「支持度淨值」。然而,這種問法相比「三選一」的問法,欠缺了不同候選人之間直接比較高下的意義,與「選舉」中最後只有一人當選的現實情況,有所出入。

第二種不同在於個別問題字眼。例如問「最支持哪人當選」或問「最適合下一屆特首」。在這個例子中,前者會使受訪者回答時傾向考慮個人偏好,而後者的問法,則會令受訪者思考政治現實情況。

第三種不同就是問一些假設問題,例如「如果聽日畀你投票選特首…… 」。這種問法在外國的選舉民調經常出現,但所謂「橘過淮為枳」,到了香港這次特首選舉,就如出現與實際環境不符的問題。由於市民並非真的投特首的一票,可能沒有想過如何運用這「假設」的一票。況且,若受訪者政治意識較高,聽到有關字眼時,可能反而有「反建制」的情緒反應,傾向更不支持坊間所謂「欽點」的候選人。

除了以上三種不同外,也有一些調查,是按特首的條件,分成幾個細項去問,如按中央提出的四大標準(「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或其他準則(如是否熟悉政府運作、能否促進社會和諧)。這種問法,雖然沒法直接比較誰是最好的特首人選,但也不失為一個參考。

民調結果不但受問卷設計的影響,同時也受調查機構、抽樣方法等多個因素影響。根據國際經驗,選戰期間,民調不但用來反映民意,更是用來影響民意的戰略工具,值得大家細心去看,比較當中的不同。 (候選人還有林鄭月娥)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 2017年03月17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