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真普選」,學者可以去到幾盡
為推「真普選」,學者可以去到幾盡

周六與行家茶敍,大家不約而同談起當日(3/5)某大報章上經濟學者練乙錚與「佔領中環」發起人、法律學者戴耀廷的對談,內容甚有為下星期「佔中」商討日及「初選」「真普選」方案「吹雞」之勢。

令我們討論良久的是,練教授指「資料顯示,華潤前一哥宋林是最早表態提名梁振英參選特首的商界選委之一」,特首選舉「將來也可能是紅色資本的天下」,而本地資本家仍未有醒覺,如果無「公民提名」就不如拉倒云云。
 

席間有熟悉特首選舉的同行指出,1200人的選委名單根本沒有宋林的名字。宋林並非選委,又如何提名梁振英參選特首呢?至於「紅色資本」要操控選委 會或將來的提委員又談何容易?現時的選委會分38個界別,由中資機構組成的界別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 亦只不過佔16席,即只佔全部議席的1.3%,他們憑什麼來影響其他商界人士、醫護、法律、會計、教育、工程、勞工、杜福、文化、藝術、體育、地區等人士 呢?

未查證清楚,就以錯誤資料誤導別人,是練教授「老貓燒鬚」?或有人「作得就作」則未可知。但練教授早前撰文說特首梁振英又「紅」又「黑」又要「雙規」,差點被告誹謗,理應更小心,為何這次甘冒損害其個人信譽之險仍要這樣做?

筆者請教政壇高人,他說用「染紅」、「抹黑」來打擊梁振英政府是慣常手段。然而,近日大律師公會指出「公民提名」是違反《基本法》才是關鍵。練、戴 二人的對談,目的是貶低提名委員會的可靠性及公信力,再次確立「公民提名」的重要性。事實上,練亦清楚表明:「攞唔到公民提名,不如拉倒」,而供「佔中」 人士篩選的政改方案也包含了「公民提名」元素,待他們選完才給公眾投票的,也必有之。倘若真如高人所言,這又豈是「真民主」、「真公義」呢?

原文轉載自《am730》2014年5月5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