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理財現新風
港府理財現新風

因曾俊華掛冠參選,接任僅一個多月的新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執手尾」制訂並發表本屆政府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整體格局基本沿襲上一份財政預算案,但卻是「曾規陳不隨」,淡化「基金治港」,轉而透析出一套積極進取、着眼長遠的理財哲學新框架。

再非守財奴式基金治港

尚有4個多月,政府便換屆,再加上行政長官梁振英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早已制訂各項主要福利和建設計劃,令陳茂波除了做好「大掌櫃」的角色外,個人發展空間相當有限,不可能發揮「資源再分配者」及「經濟推動者」的角色。

然而,他仍積極展現其理財哲學,摒棄上任的「審慎理財」,只重被動地發展經濟,減少政府作為,未藉公共財政資源作再分配,關顧社會公平的套路,改而強調「應使則使」,表明政府財政狀況不用受《基本法》要求收支平衡的「緊箍咒」局限,應按實際情況推出不同措施,毋須執着每年都要收支平衡,只要大體上平衡就可以。

他隨即提出政府理財三大原則,包括適度有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投資未來,以及善用資源讓各階層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他強調,賺錢是本事,守業是學問,花錢是藝術;而從政府的角度來說,放眼未來,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是責任,紓解民困,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支援是應有之義。因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最大亮點就是不再是守財奴式的「基金治港」。

總計曾俊華過去9年共撥出至少4148.4億元成立或注資各個基金,平均每年撥出460.9億元,當中大多是「左袋撥右袋」,甚至只是「墊在枕頭底」的「死錢」,但如此豐厚的「安心保險」,對社會建設發展有何積極作用?相反,陳茂波主張「善用資源、適度有為」。新一份預算案中,只有兩項注資基金的開支,總額僅為17億元;此外,在錄得財政盈餘第二高的背景下,「派糖」金額仍較去年少一成,以便留下更多資源直接投放於各政策範疇。

成立稅務政策組

至於另一個亮點就是提出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成立稅務政策組,檢視香港與國際稅務規定的接軌,積極研究如何通過包括提升科技研發開支的稅務扣減等措施來推動產業發展,研究優化香港稅制結構,研究擴闊稅基和增加收入,務求有足夠資源支持社會的持續發展。

對於香港的稅制,傳統觀念認為簡單易行是核心價值和最大優勢,並將其神聖化,無論是任何改革建議,都一律面對未討論先反對。但事實上,全球經濟發展格局早已星移斗轉,現有稅制再不能應對新形勢的需求,尤其是未能扶持創新科技發展及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務須及時檢討改進。期待有關研究早日獲得成果,為香港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必須指出,在「黑天鵝」亂飛的當今政經亂局,政府有責任積蓄足夠財政儲備去應付意想不到的突變。然而,要應對未來,最佳方法不是厚積儲備,而是創造未來,讓香港在國際新形勢下始終維持競爭力,因而需要在庫房充盈之時,將儲備化為「活錢」,鞏固現有優勢,尋覓經濟新引擎,全面推進經濟民生的發展建設,解決深層次社會矛盾。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6年02月27日

原圖:政府新聞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