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安居
置業安居

本文作者為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

一間樓成為我們年輕人追尋夢想的桎梏,令年輕人「成家不能立室」。

香港土地總面積雖然有一千一百零四平方公里,但山陵眾多,已開發土地佔其中的百分之二十五,即七百多萬人生活在二百六十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香港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香港不是缺乏土地,而是缺乏可發展用的土地,因此造成樓房短缺。這兩個短缺長期困擾着香港的發展,影響年輕人追尋夢想,嚴重影響民生,令數以萬計的市民住「劏房」。多個民調都顯示,市民最擔憂的是房屋問題。

現在住宅用地佔整體百分之七,而郊野公園則有百分之四十,比例一比六,若在郊野公園劃出少量生態價值不高的土地,住宅地則會有可觀增長。

有人說可以開發「棕地」,但「棕地」有社會功能,就算政府肯用錢收地,都要考慮對社會的影響。特首梁振英早前便說會考慮將營運者搬入高效用、多層式大廈經營,以騰出「棕地」發展。

有人說是外來和投資需求推高樓價,然而二○一六年最後一個季度,私人住宅樓短期轉售的宗數佔交易總宗數的千分之四,證明炒家基本已離場;另外,上季度,就整個樓市來說,外來需求僅佔總成交數的百分之二點一;二○一七年一月,涉及香港永久性居民買家的交易中,九成半買家無其他香港住宅物業。

有人說要開徵物業空置稅,然而住宅物業是在眾多種物業中,空置率最低,不足百分之四,政府不能靠「物業空置稅」壓低空置率,應付房屋需求。

因此,政府以洪荒之力多管齊下增闢土地,增加房屋供應,才是正道。這塊土地不能碰,那塊土地又被司法覆核,客觀效果是令擁有大量土地的利益集團賺個盤滿鉢滿,令年輕人被一間樓鎖死自己的夢想,這是從政人士所願見嗎?那些積極反對政府改劃土地的社運人士,欠香港年輕人和劏房戶一個解釋。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2016年02月27日

原圖: 新華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