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__ __,你可以去到幾盡?
為了__ __,你可以去到幾盡?

說起青春、歌舞、勵志電影,首推絕對是激情的《舞出真我》(《STEP UP》)或長青的《High School Musical》。不過,香港現在有了屬於自己的《狂舞派》。

故事講述街舞少年阿花加入大學舞隊希望參加「舞林大會」,但被隊友橫刀奪愛及嘲笑舞技,憤然離隊並加入被公認為「騎呢」的太極隊,誤打誤撞將太極融入舞蹈,創出新舞招。阿花希望重返舞隊,卻遇到意外導致腳部嚴重受傷,要靠輪椅及拐杖輔助,不過在隊友、甚至是競爭對手的鼓勵和啓發下,最終撐著拐杖在舞臺上實現夢想。

劇情有點老土吧,而且在編舞、鏡頭設計上亦比不上《STEP UP》,沒有大卡士、沒有花俏特技效果、沒有奢華場景,《狂舞派》有咩好睇?

與近期被某些媒體吹捧為香港社會寫實、本土製作的《紅VAN》一樣,《狂舞派》同樣是以本土製作作為賣點,電影內有眾多你熟悉的場景:人來人往的大學校園、列車飛馳的東鐵軌道、充滿塗鴉的人行隧道······更巧合的是,同樣是講述一群香港年青人的故事。不過,《狂舞派》中,你看到了青春,屬於香港電影、香港的青春。

女主角阿花腳受傷後,被問到她有多想跳舞,她流著淚說:「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想著跳舞,擠巴士、地鐵時想著跳舞,逛街看到鏡子或反光的地方也想著跳舞,人家唱K我就跳K······」喜歡跳舞就是跳舞,不是爲了扮型、搵食,只願竭盡全力。

香港的年青人,追求夢想,就是如此純粹。

不是每套電影加些政治元素、加兩句諷刺政府的台詞就有港味、就代表香港電影;不是一味衝在最前搖旗呐喊、破壞規矩的才是青春;請別玷污港產電影!請別糟蹋我們對本土創作的支持!

的確,在香港製作本土電影並非易事。《狂舞派》單單是尋找投資者就耗了超過一年,最後更獲得電影發展基金融資四成方能成事。在香港上映後,受惠於CEPA優惠措施,《狂舞派》為「2013廣州.香港電影展映周」揭開序幕,踏出打入內地市場的重要一步。

誰說香港拍不出荷李活式《舞出真我》(《STEP UP》)?香港的電影業,絕對是「卧虎藏龍」。

如果說,台式的青春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被偷走的那五年》的矯情;中國式的青春是《中國合夥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夢想;那麼,港式的青春,絕對不是沉淪於風光無限的夜蒲生活、也不是大聲搖旗呐喊扮演社會英雄,而是屬於《狂舞派》,屬於追逐夢想的年青人。

即使我們不再年輕,但卻從年青人的角度,看到了香港的青春。

香港的年青人,爲了夢想,可以去到幾盡?

為了__ __,你又可以去到幾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