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又失準了
民調又失準了

本文作者為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

繼英國脫歐,民調又再因近日的美國總統選舉而一地眼鏡碎。

有分析指是「布拉德利效應」(Bradley effect) ,民調中選民因為「政治正確」原因,不敢說出自己真正所想,卻在投票時回復「真我」。英美是香港反對派趨之若鶩的國家,反對派不妨告訴大家:兩國的經歷是否對香港有啟迪作用?

1) 個別主流傳媒對某些政治人物有強烈意見,於是不知不覺間忘了其責任是反映選民的真正意見,而不是透過營造觀感來試圖改變選民。以香港為例,個別傳媒日以繼夜地抹黑歷任特首,其目的是用傳媒這個公器來反映其大股東的政治取向,而不是客觀地呈現特首和政府施政真實的一面。這情況也出現在梁特首身上。以筆者多年來陪同梁特首到花墟、街市、演唱會、避寒中心及學校的經驗。市民都很主動要求和梁特首拍照,要他加油、鼓勵他。然而個別傳媒對梁特首廣受市民歡迎的影片和照片,全不作報道。久而久之,個別傳媒把自己也催眠了。

2) 「Bradley效應」:在個別傳媒催谷下,受訪市民可能因為所謂「政治正確」而不敢表達對梁振英的支持。有港大同學便曾親口告訴我,她們很支持梁特首,但為免被人在網上騷擾,不會把和梁特首合照放社交媒體,更遑論貼文支持梁特首。

3) 輿論領袖(Key Opinion Leader)透過專欄和言論,在個別主流傳媒的吹捧下,吹出一個虛幻的景象,試圖影響真實的政治。過去大半年吹到上天的ABC論便是好例子。當胡國興前法官一出來參選,原來的ABC論便徹底破產。

最近一事也極具啟示。本周一(7/11)早上人大常委剛通過釋法,個別傳媒一定認為年輕大學生自當義憤填膺;然而當天下午梁特首剛好邀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金立群行長來政府總部演講,台下有近500位來自各大學的同學,但他們完全沒有甚麼「義憤填膺」,而是抓緊機會在答問環節上詢問亞投行的發展,散會後同學們更輪番和梁特首合照。此事梁特首也有上載網誌,筆者也在社交媒體提到合照一事;但一如既往,個別媒體對這真正的大學生民意,視而不見。

奉勸個別傳媒及民調機構,別再掩耳盜鈴了﹗騙不了市民,只是催眠了自己。

原文轉載自《am730》2016年11月11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